王阳明:穿越百年回到一个人的龙场,你发现我们的苦难并不算什么(滚滚红尘,谁能守着吾性自足的灵光,拒绝...
相关推荐
-
看明代思想家“苦难史”,思现代青年人“成长路”!(四)
点击蓝字关注灵哥哥 你关注的人,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 作者 l 灵哥哥 来源 l 灵哥哥 大家好,我是灵哥哥. 今天我们接着读"王阳明"传记.上回是讲到王守仁的求学之路,从12岁到 ...
-
【王阳明经典名句】《教条示龙场诸生》
原文: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译文:你们追随到这里,情真意切,很高兴.担心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的,用四条要求互相 ...
-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那场决定人生的龙场顿悟中,究竟悟出了什么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明朝时期的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因其自号阳明子,所有人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名字也便来源于此. 王阳明本是明朝弘治十二年的进士,曾担任 ...
-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成圣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是如何走向成圣之路的?这本书梳理了五个法则,同时也说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按照这几个法则来指导我们为人处事.现在分别来说一下这五个法则是什么. 01 种子法则 这个法则说的是志向的重要 ...
-
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人到中年,才会渐渐领悟: 人情薄如纸,世事难预料. 能不求人,就别求人: 脚踏实地,靠自己. 01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人到中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别人难以体谅. 鲁迅说过:"楼下一个男 ...
-
济南有册“欧文苏字” 流转数百年回到家乡
一本由清代济南人题签.收藏,自莱芜人手中流出的宋代欧阳修文.苏东坡书的<醉翁亭记>明代碑刻拓片册页,因了一位莱芜小伙的研究和收藏爱好,在时隔数百年.辗转多地之后,又重回济南.其中的种种意外 ...
-
1508年春天的深夜,王阳明在龙场驿站的...
1508年春天的深夜,王阳明在龙场驿站的睡梦中突然惊醒,发疯一般喊叫起来. 两个仆人惊醒后看到他自言自语:"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心中求取,完全满足不需外求." 仆人感到莫名其妙: ...
-
寻根问祖:垭口的吴氏苗族,穿越百年的时空对话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我从遥远的贵州东部,去到五百公里之外的贵州西部,目的只有一个--去看看那里的苗族同胞. 因为这支苗族同胞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百五十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受战争影响, ...
-
“龙场悟道”,王阳明到底悟出了什么?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去世. 年少时随父从浙江余姚迁至越城,后在距离越城不远的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 ...
-
王阳明为什么会在龙场悟道?
大明正德三年的一个春夜,偏僻的贵州龙场驿传来了一阵大笑.这笑声出自一个三十六岁的中年大叔之口,它如同一声惊雷划破夜空,又如同一个婴儿的第一声啼哭,震撼了世人的心灵.伴随这阵大笑,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