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黄疸分-湿重、热重轻、热重重、湿热俱重】

熊继柏:湿重用茵陈四苓散,热重轻用栀子柏皮汤,重用茵陈蒿汤,湿热俱重用甘露消毒丹

临床用方如用人,我们对中医的方剂要了如指掌,熟悉方剂要像熟悉人一样,要熟悉它的功能和特点。几千年来中医方剂数以万计,我们不可能全部掌握,而常用方不过数百上千首,对这些方我们要了如指掌。

1、茵陈四苓散:湿热黄疸以湿为主者使用此方
茵陈五苓散去桂枝而成。
桂枝本为温阳化气之药,为热性药物,病人如有湿热,热象较重,则去桂枝。

茵陈五苓散
处方:茵陈蒿末30克,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半、桂枝半两)15克。
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用法:每次6克,空腹时用米饮送服,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陈四苓汤
处方:茵陈、泽泻、白术各4.5克,枳实、猪苓各3克,山栀仁1.5克。
主治:黄疸,渴饮水浆,小便亦少。
用法:水煎,空腹时温服。
摘录《杏苑生春》卷六

2、栀子柏皮汤:湿热黄疸以热为主的轻剂
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尽管《伤寒论》中仅提到身黄、发热,但次症应有口苦、尿黄、舌苔黄。
张仲景用此方治疗湿热黄疸以热为主

栀子柏皮汤:栀子十五枚、黄柏二两、甘草一两。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栀子柏皮汤:柏皮汤《鸡峰普济方》卷十
处方:栀子10克劈、甘草3克炙、黄柏6克。
主治:伤寒身黄发热。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

3、茵陈嵩汤:湿热黄疸以热为主的重剂
出自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自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苦微寒) 栀子十四枚(掰,苦寒) 大黄二两(去皮,苦寒)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张仲景治疗湿热黄疸,以热为主时另一方

腹胀,不伴有便溏者,用茵陈蒿汤。
腹胀,伴有便溏者,用栀子柏皮汤。

4、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黄疸湿热并重
出自《温热经纬》。甘露消毒丹除了清热药物以外,还配有利小便药物。
中医除湿必须利小便,“除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是一个大法、原则。

甘露消毒丹(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卷五
飞滑石十五两,绵茵陈十一两,淡黄芩十两,石菖蒲六两,川贝母、木通各五两,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四两。
各药晒燥,生研细末见火则药性变热。每服三钱,开水调服,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雄按∶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六元正纪,五运分步,每年春分后十三日交二运。征,火旺,天乃渐温。芒种后十日交三运。宫,土旺,地乃渐湿。温湿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
但看病患舌苔淡白,或浓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浊解毒。治瘟疫、暑温、湿温,邪在气分。发热目黄,胸闷腹胀,肢酸咽肿,丹疹,颐肿口渴,泄泻,舌苔薄白或厚腻,或舌心干焦。亦治疟痢、淋浊、疮疡,现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并重者。

备注: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配木通,以清热利湿;黄芩、连翘合贝母、射干以清热解毒,利咽散结;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湿浊,宜畅气机。共成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之功。

(0)

相关推荐

  • 经方: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 [原文]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 ...

  • 西医束手的“灯笼热”,熊继柏几副药搞定

    "胸腔积液"抽水后,夜间发热不休案 曾某,男,58岁,干部.患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某医院治疗,已多次抽水,胸水渐已平,但却又出现低热,每日下午6时开始,至次日早晨6时热势即解,热势 ...

  • 『名医经验』熊继柏医案小儿阴虚夜热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刘某,男,1岁3个月,门诊病例. 2009年7月23日初诊:诉发热3个月,午后始作,入夜益甚,天明时汗出热退.伴口渴,食少.时呕逆,形瘦,面白.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辨证:阴虚夏 ...

  • 丹道医学秘诀:唱医雅言 | 眩晕门 熊继柏重证眩晕呕吐浮肿验案 PS:留言可赠书

    小编有话问大家 医学僧最怕啥 人体解剖实验课? 实验小白鼠? 讲真 小编学医8年 还真没见过哪个同学怕过这些 倒是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大家都格外紧张 君不见 每逢期末爆满的图书馆 男生找女同学划重点 考前 ...

  • 【熊继柏】中医从什么书读起?

    讲讲中医从什么书读起,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曾采访过我,问我是什么派的.我说我既是学徒派,又是学院派.我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是学徒派,谁都知道,现在有句笑话,叫"地球人都知道", ...

  • 『名医经验』熊继柏医案 高热并发斑疹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屈某,女,19岁,学生. 2005年11月2日初诊:患者诉高热40余日,每日热势均高达40℃,全身发斑疹,在省级某医院住院治疗1月余,高热.斑疹均未减退,医院尚无确切诊断结论. 诊 ...

  • 熊继柏:4年的疑难怪病,8剂经方治好了!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来源丨<当代经方名家临床之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李赛美主编 责编:杜杜  商务与投稿微信::FHzhongyi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 ...

  • 从经典到临床:国医大师熊继柏老师解惑答疑录

    导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熊老这篇文章解惑答疑,微言大义.对于像小编这样的末学,看熊老的"答案",收获大大的~治疗痿证的常用方剂,如"虎潜丸 ...

  • 熊继柏:中医治病最关键的四个法则

    第一就是治病求本.治病要推求疾病的本质,要找出疾病的原因,这就叫治病求本.我刚才谈到的风湿性关节炎,就是中医的痹证,其实就是例子,它的治疗就体现了治病求本,推求疾病的本质.同样是关节疼痛,同样是一身肢 ...

  • 国医大师熊继柏 从气虚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病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精研经典,长期坚持门诊,年门诊量万余人次.其临证善抓主症,准确把握病机,用药精准,临床疗效显著,备受患者好评.笔者有幸跟诊,但才疏学浅,所得有限. 现择熊继柏教授从气虚痰瘀辨治胸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