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厉害的人都很冷静?因为愤怒是无能的代言人!

文/果其然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樊浩

有一天,季羡林和臧克家一起在小饭馆吃饭。

邻桌的孩子突然摔倒,哇哇大哭起来。季羡林发现孩子没人陪伴,便起身安慰,这时孩子的母亲赶到,大声责备季羡林:“你一个大人竟然欺负孩子?真不要脸!”

臧克家忍不住了,准备起身反驳,季羡林却一把拉住了他,并慢慢坐回原位。这时周围的群众纷纷指责母亲,并要求她给季羡林道歉,季羡林却微笑着摆了摆手,继续吃他的菜。

臧克家问季羡林:“你被人骂了,还被人冤枉,你为什么不争辩?你为什么不愤怒?”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1

愤怒源自无能

愤怒是一种情绪,每天都会出现。很多人早上一起床,就会有股无名邪火涌上胸口,总想和谁吵上一架,才能舒服一些。

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愤怒是无能者的安慰。”

例如最爱愤怒的婴儿,他们没有任何行为能力,只能通过哭泣表达情绪,通过愤怒达到目的。

心理学把愤怒归为“移情”:愤怒可以迅速转移对“自我失败”的关注,俗称“发泄”。但这种发泄只会使“无能”根深蒂固,久而久之,脾气会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越无能的人,越习惯于发怒;而越有能力的,总是笑对人生。

2

愤怒源自无知

愤怒是一种无知,也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南怀瑾

无知是无能的具体表现,体现在对其他人、对外在世界的不了解。

但最大的无知是不自知,不自知的人,更倾向于用愤怒表达意见,所谓“无知者无畏”,就是这个道理。

纣王,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也是最不自知的人。在周文王迁都之时,他自大,没有发现国都朝歌已经深受威胁;在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时候,他自负,认为此举根本掀不起风浪;面对牧野之战,他自傲,不顾主力部队远在东夷鞭长莫及,贸然全面进攻;最终只能兵败自焚,遗臭万年。

所有不自知的人,都和纣王类似,他们瞧不起别人,因为过分高估自己。他们只会通过愤怒表达不满,永远不明白当前的形势,永远定不了自己的位置。

3

愤怒源自无序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规矩代表着有序,没有规矩就是无序,无序的世界,一切都是混乱的,暴怒的。

一个国家,如果无序,就是一盘散沙;一个集体,如果无序,就会分崩离析。而一个人,如果无序,就只能惶惶不可终日,用愤慨博得失去的关注,用愤怒宣泄自己的不满。

最为重要的是,无序意味着失去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只能剩下愤怒和黑暗,是不值得一过的。

我们渴望“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更渴望“不怒自威”的气度。

但“不怒”的前提是有序,有序让我们看得更高,走得更远,才不会被“无故加之”的情况困扰,更不会在愤怒的情绪里自怨自艾。

启迪多元思维

我们如何不愤怒?

岳飞将自己的满腔愤怒,化成《满江红》,成就千古诗篇;拿破仑却任由愤怒横行,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兵败滑铁卢。

做到认识愤怒、管理愤怒、引导愤怒的人,能将愤怒化作前进的动力,因为愤怒并非致命的毒药,而是有力的推手。

◆开阔眼界

无论是学习,还是旅游、聚会,都是开阔眼界的方法。

我们接触了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错误和无知。

所谓“心远地自偏”就是这个道理,虽然我们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但开阔眼界可以让心胸更加宽广,情绪趋于平和,最终获得内心的宁静,不再用愤怒来表达自己。

◆引导情绪

笨人总是愤怒,聪明人管理愤怒。

管理的方法,就是引导情绪,而不是一味地阻挡情绪。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原本也是个爱愤怒的人,尤其是在缺乏灵感的时候。他选择的方法是跑步,因为“跑步让我更加专注,不知不觉中排除了干扰,灵感也呼之欲出”。

清代作家李渔,通过练字引导发怒时的情绪:“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

◆严于律己

毕淑敏说过:“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管理他人是简单的,管理自己是最难的,我们常常会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做要求,肆意倾泻愤怒,美其名曰:那才是真正的我!

真正的自我究竟是什么?

是自律,实现了自我管理,严于律己,才是自我的真正主人,成为真正的自我。

严于律己的过程,也是宽以待人的过程,能够牢牢掌控愤怒的人,才会心存温柔,常驻芳华。

正心正举

回到开头的故事,季羡林为何不愤怒?

季羡林回答道:“公道自在人心,我无须反驳,更无须愤怒。”

事件的结果证明,“公道自在人心”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愤怒”仅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而且是效率最低的一种。

季羡林正是得益于人生经历的丰富、个人修养高深,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洞见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举命中问题的核心。

他的“不怒”,实际上是最为高明的办法:既快速解决了问题,又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还获得了舆论的广泛好评,简直是“一箭三雕”。

反观那位母亲,却是本末倒置:在孩子大哭时,不去关心孩子是否受伤、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弥补,而是通过发怒寻找借口,通过情绪推脱责任。

她“发怒”的实质,是对自己无能的宣泄,是无力解决问题时的盲从。这种“发怒”最终引发了群众更为强烈的指责,既对事件本身于事无补,又使自己深受道德的谴责,实在是下下策。

拨迷见智

所以季羡林并非不愤怒,而是用微笑和沉默代替了愤怒,微笑和沉默代表着智慧和境界,它们比愤怒更加高明,比愤怒更加有力。

开启自在之门

《道德经》有云:“宠辱若惊,大患有身;逍遥无恃,其物天真。”

意思是说:情绪常常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必须专注于事件本身,才能体会纯粹的世界,达到更高的境界。

对于愤怒来说,也是一样,而且愤怒也有好坏之分,高低之别。“发愤图强”是好的、“嫉愤成疾”就是坏的;“义愤填膺”是好的、“恼羞成怒”就是坏的。

因为“发愤图强”是为了更进一步,“嫉愤成疾”只是自怨自艾;“义愤填膺”是正义的伸张,“恼羞成怒”仅是情绪的宣泄。

所以当你想要愤怒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这样的愤怒,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样的愤怒,对于自己、对于问题,究竟有何帮助?

只要这样做了,相信你就不会继续愤怒了;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开启“逍遥无恃,其物天真”的自在之门。

·end·

(0)

相关推荐

  • 你能准确描述你的情绪吗?

    情绪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你能准确描述你的情绪吗? 如果简单描述,你可能会说出这些词:高兴,难过,快乐,难受,伤心,兴奋,开心之类. 还有其他的吗,也是有的,比如:悲哀,悲伤,愤怒,愤恨,喜悦,窝火. ...

  • 炒股厉害的人都很能忍,放假在家在看一位牛...

    炒股厉害的人都很能忍,放假在家在看一位牛人的投资笔记,从亏损40%到扭亏为盈,总结出了一套他自身的操盘之道,值得所有股民学习借鉴. 这是一种最保守的操盘方法,也被称之为中庸之道,利用自己的闲散资金,在 ...

  • 为什么厉害的人都很小?

    各位小伙伴们好,文章开始前,先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当我们认知发生错误的时候,即使大脑接收到正确的知识,它也会扭曲知识的原貌.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比较典型,今天就拿出来跟大家聊聊. 在绝大多数人 ...

  • 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 都很“简单”?

    点击加载图片 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01 真正的目标在远方 不是车里仪表盘上的数字 前些日子,在一个企业家私董会上, 我聊了一下目标(objective)和指标(index),这两个 ...

  • 很多人都很能喝酒,你见过喝白酒最厉害的人,能喝到什么程度?

    在我们村子里,就有一个很能喝酒的人,我们都叫他周酒仙,他的酒量大得惊人,能喝下4.5斤50度以上的白酒,在村子里,遇到红白喜事,能把村子里的男人都喝得趴下,因为这么大的酒量,真的可以说是无敌. 他就是 ...

  • 记住:团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

    团队就像是一部大机器,而团队成员就是机器上的零件,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缺了哪一个,团队这部机器都会出现故障,每一个零件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有家大公司很想买公司大楼邻近的一块地,因为有了这块地,公 ...

  • 万能演讲公式!厉害的人都在用,轻松卖产品、招代理易如反掌!直接增加三百万订单!

    我跟很多学员说过,一定要: 学会销讲. 为什么呢? 也许你有这样的机会: 你作为老板,出去拜访客户,客户突然叫你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个3分钟的产品介绍: 你作为公司的高管,你去参加一个会议,主持人突然叫你 ...

  • 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在社交中“留白”

    中国画的高超,胜在留白. 苏轼这样评价:"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 寥寥数笔,于方寸之间勾勒天地,于无画之处生妙境. 留白,是画作的艺术手法,人和人之间,也是这个道理. 花半开最 ...

  • 别以为欧美人都很高大,这4位女明星最高的只有1米60的身高

    明星的真实身高就像一个谜.在影视作品中,因为角色呈现或者拍摄角度等问题,我们看到的身高通常不是真实身高,有时候他们还会穿着增高鞋.高跟鞋等,所以往往明星看起来比实际要高. 不过无论电影里用了什么技巧, ...

  • 从医50年,老中医总结5句忠告!看到的人都很幸运

    郝万山老先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年73岁的他和蔼可亲,精神抖擞,从医五十年,他总结出防病治病5句话,下面小编就分享给大家. 一."病都是自己作的,不作就不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