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惠泽长——《论语》悟读【135】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七)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七)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七)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07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 ...
-
论语:吾道一以贯之(4-15)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在本章只说他的道是由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而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quo ...
-
【第139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0章》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0章>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 6·20 子曰:"中人①以上,可以语(音yù)上②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中人:指资质在中等水平的人.语 ...
-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九)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九)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五)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05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试解]在众弟子中漆雕开是一位笃志于仁德大道,为人诚实刚直的人.孔老师对其德行才能颇为赏识,鼓励他能够出仕做点 ...
-
素说《论语》:先进篇(十八)
素说《论语》:先进篇(十八)
-
论语: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6-21)
孔子认为人的智力受到先天的影响,自出生以来就有聪明.愚笨之别,即存在上智.下愚与中人.所以,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因"才"施教,这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 子曰:"中人 ...
-
素说《论语》:子罕篇(十一)
素说《论语》:子罕篇(十一)
-
诚敬立身岁月长——《论语》悟读【245】
仁义处世时光远,诚敬立身岁月长. <论语>第十篇第十三章: [原文]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供奉或献祭)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 ...
-
王道仁义天地长——《论语》悟读【138】
霸道威猛东逝水,王道仁义天地长.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政治改一改,便可达 ...
-
能取其长皆可用——《论语》悟读【1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论语>第六篇第五章: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q ...
-
不以一时论短长——《论语》悟读【90】
栉风沐雨德弥久,不以一时论短长. <论语>第五篇第一章: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qì,把女儿嫁给)也.虽在缧绁(缧(léi)绁(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指监狱.)之 ...
-
坐见精神寿必长——《论语》悟读【368】
坐见精神寿必长,身腰挺直富而康. <论语>第十四章第四十二章: [原文]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通"逊悌",孝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q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德才兼备建伟业——《论语》悟读【338】
德才兼备建伟业,文武双全展宏图.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孟公绰(chuò,鲁国的大夫,为人清心寡欲)为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室老,卿大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