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沈如筠之《闺怨二首》(其一)
相关推荐
-
解读王昌龄《闺怨》:王昌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人?
王昌龄作为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又进士及第,与同时期的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大诗人交好,自是大有文才,无需赘述. 王昌龄一生不顺,三十岁为官,官还不大,相当于县官之级.但官运不畅,获罪发配.近 ...
-
李商隐“无端嫁得金龟婿”,得了贵婿,失了衾枕香暖,闺怨之苦
网上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在现代婚恋市场上,有多少未婚女想要嫁个有钱人?调查结果显示,有93%的想嫁给有钱人,几乎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就是钓一名副其实的"金龟婿". 老话说 ...
-
【转】唐人绝句:《闺怨》沈如筠(九)
<闺怨>沈如筠
-
唐诗解读——王梵志之《诗二首》
诗二首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注: 较些子:唐时俗语,意思是较好一些.些子,在唐代俗语中有些许.稍微之意经营做生意, ...
-
唐诗解读——贺知章之《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惟有门有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 鬓毛:鬓发. 衰:疏落. 镜湖:绍兴城内的湖泊, ...
-
唐诗解读——陈之昂之《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绮筵:丰盛华美的宴席. 琴瑟:指朋友.宾客. 长河:银河. 解读: 与<送魏大从军&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解读: 沈德潜认为所谓感遇即"感于心,因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意自别"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募. 注: 池潢:池塘. 三珠树:即三株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树. 矫矫:鸟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暧,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伊:语气词. 岁寒心:忍耐寒冷的特性. 荐:进奉,进献. 解读: ...
-
唐诗解读——王之涣之《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读: 在唐代时,曾流传一个"旗亭唱诗"的故事,说的是王昌龄.高適.王之涣三人齐名,一次在旗亭喝酒,座中有十余位 ...
-
唐诗解读——高適之《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 曛:黄昏时的余晖. 解读: <别董大>其实有二首,另外一首--"六翮飘飘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 ...
-
唐诗解读——王昌龄之《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 龙城飞将:指汉代将领卫青与李广.卫青有"龙城将军"之誉,李广则有"飞将军"之称. 胡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