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 笔墨见证忠义愤发与性情天真
相关推荐
-
《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
公元758年的一天,颜真卿收到一个木匣,里面是侄子颜季明的首级.他悲不自胜,情难自抑,面对侄子的头颅,挥笔写下了这篇祭文-<祭侄文稿>... ... 故事还要从三年前的一天说起. 公元75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
梁巘行书临颜真卿 祭侄文稿 镜心
東海書畫2020-04-06 05:16:00 梁巘(1710年--1788年后),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里夏候巷街(现夏候小学西跨院),殁后埋葬在十九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
清代,王顼龄书法<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祭侄...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 ...
-
鲜于枢行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戊子(1288年)十月九日鲜于枢拜手书
-
清代王顼龄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常与汪琬.朱彝尊等上下议论,通晓典故,人称修史良才.后升侍读. ...
-
【书画欣赏】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 ...
-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初,进任太子太傅.著有< ...
-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背后——从土门到常山的峥嵘记忆
<祭侄文稿> 河北日报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将<祭侄文稿>借展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一事登上网络热搜榜,并引发争议. 这份原作纸本宽28.8厘米.长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