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根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2008年的定义,管理会计是一门专业学科,在制定和执行组织战略中发挥综合作用。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面向企业战略的,其重点是基于对企业内外部广泛数据的分析,为企业领导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信息,从而进行科学决策,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数据是管理会计进行分析的基础。

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大规模数据的获取越来越容易,为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而面对海量数据的冲击,必然对管理会计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以往管理会计的数据获取和分析,更多的是面向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获取、整理和分析,提供相关管理建议。但是,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获取成本的降低,以及企业战略决策的要求,管理会计必须从思维上进行转变,要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审视管理会计如何加强对业务、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层面的支持。就像人力资源职能在强调成为业务伙伴那样,财务更加注重业财一体化,而管理会计在里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企业对管理会计角色定位的转变,要求管理会计思维的转变,在数据方面,要从广度和深度方面进行扩张。一是不仅关注企业内部数据,更多的要关注外部的宏观环境、行业等数据,真正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外部环境可能对企业战略、经营和业务产生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公司的战略。二是不仅要关注内部的财务数据,而且应该延伸到企业各个层面的数据,包括生产、销售、人力等各业务数据,甚至包括每台设备的数据等等。这种思维的改变,意味着管理会计真正参与企业的经营,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例如通过对设备数据的分析,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等等。

财务共享中心最近几年成为很多大公司采取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实际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共享中心将成为很多公司的必然选择,将基础的会计核算职能从财务管理中抽离出来,在满足基本会计规范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会计在财务职能的发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下,管理会计的职能将突显,而且随着数据规模的积累,管理会计参与业务和管理的程度越来越深,那么管理会计承担的组织职能将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企业战略性的部门,在计划预测、战略决策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打破原来各部门进行单一数据分析和决策的管理方式,在组织扁平化、去中心化的趋势下,形成另外一个“中心”,数据分析和提供决策支持的中心。而这种管理方式的改变,将极大的推动企业组织架构、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

而当大规模、庞杂无序的数据被收集起来之后,如何将有用的数据筛选出来并确立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是未来企业数据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管理会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例如,吉利汽车在其数字化工厂中,对整个生产的实时数据进行获取,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数据收集、监控和分析,发现里面99.9%的数据都是无用数据,是可以被丢弃的。剩下的0.1%的数据是真正能够对吉利汽车的生产制造、提升、预防维护等方面至关重要的数据。因此,对数据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面对的数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要充分利用大数据,需要建立大数据仓库,通过大数据仓库收集、整理、提取和挖掘大数据蕴含的价值。大数据处理系统通常包括数据的收集、预处理、存储、分析、数据挖掘和价值应用等功能。根据管理会计的需要,大数据仓库可以划分成分布式数据库,或者按不同模块形成分布式存储集群。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数据仓库对巨量源数据进行清理、分类并建立查询逻辑,大数据仓库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内的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和统计类工具和方法,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分析有价值的数据并加提供战略决策。

在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需要从思维到组织管理等进行多方面的改变,管理会计在面对海量的数据时,要能够为企业提供更精细化的管理支持,对企业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其战略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