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为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之妙品!

白英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白英味甘寒而无毒, 入肝胃经。又名白毛藤,山甜菜,排风藤,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之全草或及根,生于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各地均有分布。时珍曰︰此俗名排风子是也, 正月生苗,白色,可食, 秋开小白花, 子如龙葵子,熟时紫赤色。《吴志》云︰孙皓时有鬼目菜,缘枣树,长丈余,叶广四寸,浓三分,人皆异之, 即此物也。

《本经》原文∶白英,味甘寒, 主寒热八疸消渴,补中益气, 久服轻身延年, 一名谷菜。《医学入门》谓,白英可于夏月煮粥食,极解热毒,又主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煮汁饮之。《滇药录》载白英全株治感冒,小儿高热,肝炎,咳嗽,风湿。《民族药志一》又载白英草或根主治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白带,肾炎水肿及风湿。《中华本草》也载白英,其昧苦,微寒,入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抗癌等作用,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病、肾炎水肿、子宫颈糜烂、癌症等疾病。

吾取先贤之验,归纳白英功用如下,此品有清热解毒,利尿,祛风湿,抗癌之良效。白英味苦微寒,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乳痈等,伍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同。湿热之黄疸,或有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伍腹皮茵陈鸡矢藤车前仁猪苓同用,乃水湿之邪从膀胱而入水道排出亦。白英根有祛风湿之功,于风湿痹痛,与秦艽羌活独活当归川芎防风白术等用,使在经在络,在腑在脏之风湿疼痛,皆能御之。白英抗肿瘤之功强大,伍鳖甲白花蛇舌草,具其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利水消肿通淋之功等同,于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膀胱等癌瘤属热毒瘀阻、水湿内停着,对癌症之水湿潴留,而致胸水、腹水者疗效佳。

白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亦为外科中之常用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者,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此品随处都有,取之不竭,真所谓简、便、贱三字毕备之良药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