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5年公务员,仍没上岸,都是你的无效努力害了你

公考路上,你听过最毒的鸡汤是什么?

——“只要努力,我一定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

你以为真的是这样吗?

那为什么有的人一次性成功上岸,而有的人努力了四五年,仍没有上岸。

或许正因为过于相信努力,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透支着自己努力的机会。

1、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努力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能碰见这样一类人:明明上课认真听课,平时题也练了不少,可到期末考试时成绩仍一塌糊涂,甚至都没有人家乱蒙的分高。

很多时候,不是你没有努力,而是你在假装努力。

在上大四时,我有个舍友为了能一次性考上公务员,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学习。每天都是我们还没起床,人家已经上了一个小时的早自习,知识点写了一本又一本。就当我们班所有的人都觉得他一定能考上公务员时,最后以120分的笔试成绩未能入围面试。

后来我才知道,他所谓的努力仅仅只是看了一遍书,做了几套模拟题,然后把知识点抄了一遍就再也没了下文。

2、你所谓的“努力”,只是在“重复劳动”

高效复习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一点儿记一点儿,把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记在错题本上,以后复习的时候能省力不少。

可总有一部分考生是把错题抄到“错题本”上,字迹和排版就像印刷体一样美观又工整,然后就是被别人称赞。事实上,错题本一合就再也不会翻开,里面的错题就那样错着,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更别说查漏补缺了。

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否则你终将一事无成。

如果只是把错题抄到错题本上,不加以分析,就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3、摆脱无效努力,关键在于“高效”

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

如果给我1个小时,去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先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解答问题。

只有在最高效中努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合理分配时间

高效的关键在于创造更多的时间。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在精力最充足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实现时间和精力的最高匹配。

(2)区分开主次关系

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复习前一天的知识点,如果有什么地方记得不清,一定要抓紧时间强化记忆,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重点,明确方法。

(3)计划落实到位,拒绝“假大空”

在备考期间,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影响着我们的计划,只有少数人才能坚持下去。

不管有什么计划,一定要把落实放在第一位。先把重要知识点落实,再反复去做相关例题、模拟练习题。

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必定是孤独的、艰苦的,不管是备考笔试还是备考面试,都是这样的。备考过程越痛苦,上岸的机会就越大,想要成功上岸公务员,除了要有极高的专注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付出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