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随笔:被孩子记住,才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如果有人问你,作为一名教师,你感觉最大的成功是什么?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会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多少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也是很多地方评价教师的唯一方法);有的人则将自己能够顺利晋升高一级职称,甚至成为名师、特级教师,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志……而这些所谓的成功,其实就是一种名和利的表象而已。

教师最大成功原本就不是这些虚幻的东西所能体现的,最近一段时间我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优秀学生,多年以后很少去看望他们的老师,相反,在路上偶尔会遇见一些当年的“差生”(姑且这样称呼他们,这里的“差”仅仅是指当年的学习成绩不太有一而已。),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老师非常尊重,热情有加,甚至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就是当年那些所谓的“差生”,这不仅让我们的老师感到内心暖暖的。何至如此,其实就是在于我们当年对待“优生”和“差生”不同教育方式:

对于“优生”我们侧重的往往是能力的培养,说白了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多年以后我们才慢慢发现,这些“优生”往往是不懂得感恩的,自认为所有的“成绩”都是个人的能力较强的体现(其实现实也是如此,有的老师却将学生的骄人成绩作为自己升职的跳板。),由于教师对于“优生”的偏爱,忽略了“做人”的教育与培养,导致有些所谓的“优生”却成为了道德的残次品甚至是危险品,何其让人痛心的事情。而对于那些“差生”,我们更多的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由于侧重了“做人”的教育,让这些孩子虽然在学业上没有多大的造诣,可是他们却学会了感恩,尽管在校期间他们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可是一旦走上社会,他们当中有很多却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人才,在自己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庸的事情,尤其对于自己当年的老师始终是崇拜至深,感恩戴德。我们往往会听到一些“差生”回报恩师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这才是做教师最大的成功!

前些日子和一位学生的一次偶遇,让我对什么是教师的成功与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动。

那天中午我和妻子在开发区的“吉祥馄饨”就餐,就在等待的过程中,门外进来一个人。当他进来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孩子有点不同,因为他说话的语速有点迟缓,和正常的孩子有点不同,就在在迟疑的那一刻,没想到这个孩子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你是物理老师。”孩子很兴奋地喊道。

“……”对于孩子的话语,我有点无从回答,因为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谁。(自己教过的孩子太多了,有一些孩子已经渐渐淡忘了,模糊了,甚至有的孩子已经没有印象了。)

“老师,我是2007年在玉皇中学毕业的。”孩子继续慢慢说着,尽管语速很慢,但是每次词语都很清楚。

“是吗?”一边回答着孩子的问题,一边在努力回忆着,渐渐地对这个孩子有了印象。

在我的记忆中,这个孩子以前得过大脑炎,由于脑子出了问题,所以他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都有问题,所以不能再学习方面有所建树。可是这个孩子仍然是老师的骄傲,因为他懂得感恩,多年以后依然记得自己的老师。

反思:今天和这个孩子的不期而遇以及短暂的交流,让我再次得到了心灵的洗礼。自己在反思思考,为何多年以后自己教过的孩子还会依然记得你(尽管你已经忘记了很多孩子),或许是自己的言行感染了孩子,成为了一生珍藏的财富。就像这个智力有点问题的孩子(这当然不是孩子的过错),或许他不会掌握很多知识,可是却念念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师,多年以后仍然清晰记得自己的任课老师,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师恩难忘”。

相反有些求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往往会把自己的老师“抛之脑后”。这不由得让人反思,何为“教书育人”?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感谢多年以后依然记得老师的这个好孩子,我会永远记得你,尽管我已经记不起你的名字,但是今天你让我明白了:被孩子记住,才是一种成功和幸福!

最后借用我们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的一句话作为共勉:教师的成长是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所以,还是回到育人上来吧,你不一定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考上清华北大,但是你教好了现在的学生,只要孩子记住了你,那就成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