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住我们的根

文章编号:GA02009

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

老家的老屋,

就是游子在外漂浮的根

古樟、池塘,还有几幢配有山墙的宅第和混杂在其中的一栋栋灰砖青瓦的木屋……这是多年前,我在报纸上发表描写老家文章的景致。今天,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焦急地对我说,老家有人告诉她,老家在议着新农村建设,有可能要把我家老屋附近的那些破败的老房子全部拆掉建新房。那人还告诉母亲,如我家打算不在老家建新房的话,可以得到补偿金。母亲最后在电话里,还边哭边说:老屋如拆了,现在又没有钱去建,我们老家就没了房子,我百年之后回老家去,你们在哪儿给我办后事啊!

那年,我三姐夫的父亲去世了,由于在老家没有房子,所以三姐夫家只好在离老家较远的山坡地上,搭起帐蓬操办着后事。当时母亲看到这情景,还落下眼泪,说:想不到他这么老了,还是一个进不了屋的到处游荡的人。

母亲现在想到老家如没有了房子的事,哭了起来,也许是担心将来儿女们回到老家给她操办不了后事,让她也成为进不了屋的“野鬼”。

在我老家,我家与同宗的叔叔家有幢说不清是哪个祖宗建的江南农村常见的一栋三间瓦屋。这瓦屋有堂前和二个房间和后拖部(厨房)以及鸡舍。这栋瓦屋,前有坪地后有菜园。解放后,我父亲成家后在县里工作,母亲也把家搬到县里了。我老家的老屋,只有祖父、母和叔叔带着女儿居住。后来,祖父、母去世,叔叔的女儿也出嫁,叔叔也去世了,我家的老屋就没人住了。这些年,老家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在我家老屋旁的几户人家,有的出来了工作把家安在外面,有的弃老屋搬进新房住了。前年,我同宗的叔叔家在村里买了人家的旧房,也搬出了老屋。老屋现在成了他放柴禾和农具以及关放鸡鸭的杂屋了。

我是在外出生和工作的,逢年过节回到老家,每次站在老屋前的坪地上,我似乎看到了从未谋过面的祖辈们的音容笑貌,让我这个疲惫漂泊的游子,犹如找到了温馨的歇息之地,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暧。对我而言,老家就是老屋,老屋就是我的根。现在,老屋将要拆掉而我们却无能力再去建新房了,我感到有人要将我从赖以生存的大地上拔出一样,心里有点说不上的滋味。

我打电话到有关部门咨询,问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拆迁房屋补偿等相关政策。那人告诉我,目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拆迁房屋是没有补偿的,只是对搞得好的地方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如说有补偿金的话,那是各村自己决定给的,可能村里没有多少钱给补。还说,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经全体村民同意后,上面才会批准下来,如有一家村民不同意,房子是不能拆的。他还对我说,拆旧房建新房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其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譬如村级经济的提升,村民的生活提高等等。可现在有的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中,是“歪嘴和尚念歪经”,只热心大兴拆旧房建新房之风,这其中有对新农村建设的错误理解,也有少数农村干部及主管这项工作的领导干部,出于私心,急于求表面的政绩或借新农村建设谋私利所在。他还说,对坍塌的房屋重建要按照村里的规划兴建,对涉及到村里公共利益建设用地的房子,村民应配合支持给予拆除。他最后还说,我家老屋如不属拆除的几种情况,是可以不拆而保留的。随后,我又在网上搜索了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信息,看到有的地方的农村干部打着新农村建设幌子,为侵占或多占他人的宅基地,大肆拆毁村民的房子,受到查处的事。

我把咨询到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很高兴,她说等天气凉快了,她就叫弟弟送她回老家去,请人给老屋多添些砖头瓦片,好好保护老屋,不让老屋倒塌。我说,明年的春天,我想在老屋前面的院子上,再栽种些果树,等手上宽裕的时候,就把老屋的地面用瓷砖铺上,墙面也刮上乳胶漆,改旱厕为水厕,添上煤气灶和安上太阳能热水器。到了周末时,我一家人都到老家去,吸吸那儿的新鲜空气,吃吃那里无公害的蔬菜和安全的鸡鸭猪鱼肉,享受享受城里做梦都想不到的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如你想去老家住住,我们就把老屋后的小院围起来,让你饲养些鸡啊鸭啊和小狗小猫的,这样好不好啊!母亲在电话里直说:要的、要的要的!

我并不是一个厚古薄今的迂腐之人。这几年,每次坐车回县里去,时而不时地看到几个新农村建设后的村落,一幢幢新建的楼房,犹如城市里的房屋,统一款式、整整齐齐立在公路旁,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后,总感到像画中有败笔一样,让人看不顺眼。

前不久,有幸去了祖国的宝岛台湾。在那里坐在大巴车上,看到那蔚蓝色的天空下,一个个村庄里的新房和老房,干干净净,各具特色,色彩斑斓点缀在田野上,我终于想到: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如果我们的农村房屋建设也照般城市的房屋建设,没有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的特性和韵味,那么,这样的新农村建设不就是败笔吗?当然,农村房屋只是新农村建设的表面文章,我们真正要做的新农村建设的大文章,是要把乡村经济搞上去,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切实把农村建设成一个富裕、祥和、文明的新时代的美丽乡村。(作于2011年5月)

(本文作者,作家,著有散文集《大姐》、《安义素描》、《生命的品尝》,长篇小说《潦河儿女》,编剧导演微电影《小城婚事》、《篁岭人家》和《安义恋情》等。)

(0)

相关推荐

  • 故乡的老屋,深藏在记忆的乡愁里

    大概每个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人,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情结,因为老屋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

  • 我又回到七里冲,生我养我的地方,无数情感在此沉淀……

     [散文]又回山乡七里冲 10月15日晚,我乘坐北京至黄州夕发朝至的火车,回到了巴河,回到了生我养我的七里冲村. 一晃父亲走了好多年.71岁的母亲健在,有哥哥守着,还有三四十年的老屋将就住着.回到老家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老屋/张国立

    快过年了,我又回到了老家,回到了老家的老屋.十几年来,每年年末,我都会从城里回到老家,到老屋里看一看,坐一会儿,在屋前屋后转转,然后再回去. 老屋建成于1985年,由三间青砖红瓦的堂屋和两间红砖青瓦的 ...

  • 一首描写故乡的小诗:根

    破坝的老屋,却有着最难忘的记忆.村子里老屋还在,父母亲却不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老屋,有的老屋还在村子里,有的老屋已不在. 根 文 | 刘昭明 这是一个幽静的小山村, 小时候, 我的家在那山脚下, 高高 ...

  • 散文||老屋之殇

    老屋之殇 袁福成||江苏 手机的铃声再度响起,一看来电显示,又是农村老家联队队长打来的.追问如果老屋拆除到底是要钱还是要房.此前在电话里已十分清晰地告知我,老屋的拆除已是大势所趋.板上钉钉.能有的选择 ...

  • 何正彪乡情律绝选粹——春风知晓人难舍,拽住衣襟不放松

    作者简介: 何正彪,笔名荷塘月色,1957年农历12月出生,江西九江彭泽人,祖籍安徽,现居杭州.曾有小说散文诗词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杂志发表,有诗集<荷风集> ...

  • 景甜机场遇险,男粉丝强行摸其手,拽住不松开,还表白“我爱你”

    近日,媒体曝光了一段景甜机场遇险的视频,视频中景甜被粉丝环绕在中间,她穿着白色西装戴着一顶贝雷帽,打扮时尚又大气,而面对略显拥挤的粉丝,景甜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感觉,一直面带笑容给身边的粉丝签名. 画面中 ...

  • (纸刊备选)梦想成真拽住月亮|深谷幽兰(山西)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527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梦想成真拽住月亮(题图) 文/深谷幽兰(山西)   天上的月亮像明镜   一样挂在天上,   美艳嫦娥抱着玉兔   寂寞坐在宫房.   时而哀舞 ...

  • 大年三十,拽住年的尾巴舞起来

    大年三十,拽住年的尾巴跳起来 文/沙漠里的天 "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欢声笑语跳起来,过个新年乐开怀--"听着熟悉的旋律,听着熟悉 ...

  • 新郎嫌新娘丑不愿亲近,新娘硬拽住说一句话,新郎留下过夜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从妲己到褒姒,从赵飞燕到杨玉环,听腻了"自古红颜多祸水",我们来说说"家有丑妻是个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 【璐语文】牵手三月拽住春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天津人,网名小蛇,字竹影,李影孤独行者,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者,喜欢与文字为伍,与书为伴,热爱生活,永远有梦 ...

  • 乡土散文:老家土地上的坟茔——拴住游子的根

    老家土地上的坟茔--拴住游子的根 文:张宗龙 老家山东滕州一带, 土地肥沃而平整,近几年多种土豆.一到冬末春初,成片的大棚已成规模,只见白茫茫一片,望不到土地真实的模样.但等春土豆收完,或等秋庄稼入仓 ...

  • 5个月宝宝拽住妈妈的手臂就咬,还面露“凶狠”,宝妈委屈质问

    都说孩子到了七八岁就开始讨人嫌了,而在此之前,他们还是相当可爱的,尤其是尚在襁褓的时候,堪称是萌值巅峰. 无论是从长相,还是无知无觉的模仿行为,在大人看来都天生带着一种滤镜.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宝宝 ...

  • (陕西西安)陆正刚作品:《拽住幸福的尾巴》 ——致不再年轻的自己||诵读:难得糊涂

    (陕西西安)陆正刚作品: 拽住幸福的尾巴 --致不再年轻的自己 诵/难得糊涂 编辑:花开半夏 孙儿的一声"爷爷", 人生的阶梯, 不由自主的又上了一层.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曾经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