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欣赏秦、汉、唐三朝精品古玉
相关推荐
-
清艺博: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之二(1)
三孔石刀 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公元前2700-前2300年 宽24cm,中部高15.cm,孔径2.5cm 芮城县清凉寺史前墓地123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文物号:SKT3869清凉寺M123:1 ...
-
陕:“法相庄严”(上)of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专题展"法相庄严"精品云集.本期为十六国北朝造像集锦. ↑太昌元年造像碑 ↓北魏四面造像碑,1971年西安未央区出土. ↓北魏四面造像碑,1971年西安未央区出土. ↓北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7)+江苏上海部分1
玉玦北阴阳营文化直径4.6 厘米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岗北阴阳营191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绿色蛇纹石质,局部带沁痕.圆环状,一侧从里至外切一缺口,缺口较为平整,明显系线切割所致,内孔较为粗糙,应 ...
-
战汉玉器 —— 才是中华古玉的精髓
战国至汉代的玉器,和科学.现实究竟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在东方世界中,是我们的战国至汉代,漫长的700年,出现了许多改变历史的重要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等. 而同一时期,欧亚非 ...
-
欣赏学习来自馆藏的精品古玉(文附百张罕见高清古玉)
中国人自古爱玉,古玉是古代美石的泛称,它质地细腻.色泽湿润.莹和光洁.冬不冰手.夏无激感,遂为世人所喜爱. 现在古玉做假多.手段高,作旧的方法比以前更加多样.高仿古玉通过熏.烤.烧.煮.炸.蚀.沁色等 ...
-
关中地区出土汉代古玉和上海博物馆的精品古玉欣赏(超多美图)
上海博物馆的明清高古玉 高古瓷 值得用一生去热爱
-
“唐宋元明清”精品古玉欣赏,一饱眼福!
新石器时代 齐家文化 白玉带红沁斧 玉乃,石之美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也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 ...
-
“历代皇室”出土精品古玉欣赏(高清图)
"历代皇室"出土精品古玉欣赏(高清图) 古玩鑫 辽 鱼形盒玉佩 辽 交颈鸿雁形玉佩 金 青白玉折纸花卉纹佩 金 白玉缠枝竹节佩 金 青白玉双鹤衔灵芝纹配 金 青玉荷叶双龟佩 金 白 ...
-
“唐宋元明”精品古玉欣赏(65件)
张大千罕见艺术访谈 宋人崇尚经学礼法,因要考究古礼,所以十分重視金石学,产生了大量這一方面的学者.宋人在仿制古玉時,十分看重古玉的礼仪用途,所以分毫不敢逾越其原有的規制.宋人仿制古玉一則是因为金石学的 ...
-
路漫漫兮周秦漢唐也歟--文保志愿者行走西安
丁酉至於戊戌 遼東至於關中 瀋水至於渭水 盛京至於長安 一千八百公里 覓華夏之根脈 尋失落之輝煌 丁酉年春節,遼寧文保小志願者們首臨古都西安,探尋周秦漢三朝文明. 我們瞻拜周文王.武王二王陵及周公,我 ...
-
〖台北故宫博物院古画珍品欣赏〗清代部分三(原图免费发放)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市民文化思湖和审美意识在生产恢复后的增长,加之西方文化的逐步传入,使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均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清代绘画继 ...
-
康熙千字文拓本第二部欣赏,从存以甘棠到百郡秦并,三百字精选帖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康熙御笔真迹拓本<千字文>我们共分成了三部分,每部分大约300余字,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已经发布了这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