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能力还和肠道有关?《自然》新研究揭示肠子如何控制脑子
相关推荐
-
一种肠道细菌可保护新生儿免于感染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Yun-Gi Kim等人发现,一种肠道细菌--梭状芽胞杆菌可能在新生儿感染中起到了保护作用. 科学家曾猜测,新生儿易发生感染是由免疫系统的不成熟所导致的.研究人员将新生小鼠和成年 ...
-
微生物诱发的IBD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在IBD模型中,肠道细菌与免疫介导的肠道炎症有关.例如,在IL-10 KO小鼠(和其他IBD模型)中,微生物组对粘膜免疫系统的刺激对于结肠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微生物组在人类IBD中的确切致病机制仍 ...
-
Nature|不会交朋友,或源起肠道菌群!科学家揭示社交行为的肠脑轴机制
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急剧增加.1989年英国学者Strachan提出"卫生假说":儿童早期接触感染可降低日后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科学家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疫苗 ...
-
无菌鼠能应用肠道菌群研究吗?
女明星总是千方百计让自己变瘦,至少让自己看起来瘦,演员.制作人张萌前几天冲上热搜,为了穿进小尺寸的衣服,硬生生把自己勒进了医院,女明星对身材有着超越大众的执着,为此也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在实验动物界 ...
-
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如何影响社会行为的新线索
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 1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据外媒报道,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研究强调了老鼠的社会行为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肠脑联系.这项研究表明,缺乏某种肠道细菌会增加一种激素的水平,而这种激素会直接激 ...
-
孩子不听话?多半是肠道菌群惹的祸,肠道菌群可影响孩子的性格
一个带孩子很有经验的老太太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的时候,麻烦就开始了." 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大概就是两岁左右.孩子到两岁左右会有一个反抗期,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 ...
-
开辟癌症治疗的新方向,《自然》研究揭示促进癌细胞死亡的重要靶点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近日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为新的抗癌疗法指出了方向.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专门保护细胞线粒体的一套抗氧化系统,可 ...
-
亚精胺不仅“长寿”还可以调理肠道炎症,最新研究揭示背后的机理
[文献解读] 2021年4月,日本庆应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探究细菌产生的腐胺如何促进肠道健康.研究发现,在无菌小鼠中定植野生型 ...
-
新研究揭示:烟酰胺还可调节视网膜功能,有效改善青光眼
来源:生物探索 2021-06-01 12:13 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青光眼患者增加至约9000万,该病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不可逆的致盲眼病.患者的眼睛与大脑连接的视神经会逐渐受损,最后失明,年龄 ...
-
乙肝为啥难治愈?《自然》子刊新研究揭示慢性感染的详细机制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众所周知,乙肝在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全球约有3亿人受乙肝困扰,其中来自中国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约占三分之一,大约每16名中国人里就有一名感染者. 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 ...
-
除了肠道菌群,新研究发现肺部菌群也会影响肺癌进展!
全球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调节对癌症患者至关重要,不仅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在治疗疗效方面的影响亦举足轻重.各大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各种微生物疗法,各类肠道菌群制剂的临床试验也在 ...
-
胖不止要命还影响后代!JOH新研究:母亲肥胖增加后代患肝癌风险!
前 言 "肥宅"一词,相信让不少胖友们找到了组织,毕竟人一抱团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而且肥宅快乐水又那么好喝,何必为了身材这种小事而给自己徒增烦恼呢?但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呢?甚至为了 ...
-
新研究揭示:运动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抗癌!
中国生物技术网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官方账号9小时前 锻炼身体不仅能保卫祖国,还可以保护自己.众所周知,运动可以预防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并改善睡眠,还有研究发现,运动的癌症患者比不运动的预后更好.然而, ...
-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新思路!新研究揭示增加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可显著改善肠屏障,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汉堡薯条.烧烤串串,这类让人超级满足的西方饮食(WD)深受大众喜爱,但其富含的高脂肪和高胆固醇,也随之而来会让身体出现肥胖和代谢紊乱.甚至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前期研究发现,WD对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可 ...
-
新研究揭示增加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可显著改善肠屏障,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新研究揭示增加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可显著改善肠屏障,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来源:生物探索 2021-05-07 12:11 汉堡薯条.烧烤串串,这类让人超级满足的西方饮食(WD)深受大众喜爱,但其富含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