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滋锅饭和激水胡豆

作者 ▏ 江一桥
1、滋锅饭
现在方便,老邻居老街坊建了微信群,岁尾便聚一次。相聚时,其乐融融,有摆不完的龙门阵。
最没想到的是,挨边七十的张老大和已六十出头的张老幺,为父母留下的那套房子,几个子女不知哪点没扯清楚,这老大和老幺如今依旧耿耿于怀。席面上,喝点老酒,俩人返老还童了,不管不顾,争吵得相当厉害,而起因,却是拿年少时的滋锅饭说事。
这芥蒂就深了。张老大说:是老汉要给我吃的。张老幺说:是老妈要给我吃的。而我们仍记得,当年张老幺在桌上吃了那碗滋锅饭,下桌子出得门来,定会挨张老大两拳头。兄弟俩,几十年就是这么打打闹闹,过来的。
看他两个争吵得厉害,一时半载停不下来,有人起身去厨房,叫厨师用猪油炒了两碗饭,端出来递到他俩手中,说:我叫厨师炒菜后整了两碗滋锅饭,一人一碗,今天不要再争哪个该吃,哪个不该吃,行不行?!我们大笑,用筷子有节奏地敲碗沿,觉得这是一妙招。
兄弟俩伸手接了,放在面前,各自盯着碗出神。哪是为了争这碗饭嘛,是争一口气!片刻之后,张老大眼神闪烁着抬起头,艾艾怨怨如此解释。张老幺便鲁莽地气鼓鼓怼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我们平常百姓家,爱幺儿很正常嘛。你一个当大哥的,天天跟我争那碗滋锅饭,我几十年都没有想通,为啥子?!
这一刻,按照以往的经验和剧情的发展,我们生怕张老大起身教训张老幺,动手动脚,从而破坏了这欢乐的聚会。张老大只白了张老幺一眼,忍住了,装大度,装老道,郑重而缓慢地把自己面前那碗滋锅饭,推到张老幺面前,说:当泥鳅就不怕泥糊眼,今天,这滋锅饭,我不吃,两碗都归你一个人吃,行了吧!
这叫物质变精神,我们举杯碰杯,为张老大的举动叫好,一口干了杯中酒。
邻桌的几个00后,听见我们说这滋锅饭说得闹热,不知是啥稀罕物,好奇地过来问我们:滋锅饭是啥子饭哟?我们尚未回答,一个00后手快,已在百度上搜了,说是新加坡传来的美滋饭,是品牌饭哩!我们听后,哭笑不得,说,罢、罢、罢,滋锅饭就是炒菜后用米饭去把锅上残留的油珠儿滋干净的饭。
当年,为了这滋锅饭,兄弟姐妹间,常常哭着争着抢着要吃哩。有的父母,早晨为了哄娃儿听话,会说,晚上的滋锅饭给你吃哈!那时,油水少得可怜,炒菜象征性放几滴油,菜炒好起锅后,舀碗米饭倒进锅里,把那残留锅里的油珠儿,用米饭去滋,反复地滋,把锅里的油珠儿滋干净了,铲起来装进碗里,这滋锅饭,会被父母当成特殊的奖品,奖给他们认为该吃的娃儿吃。这滋锅饭,第一,粘油味;第二,干酥;第三:香!当母亲翻动锅铲在锅里滋米饭时,娃儿都睁大眼,盼着这碗滋锅饭递到自己手里。
即便我们费尽口舌,讲解物质匮乏年代,许多的寻常百姓家,这滋锅饭所扮演的角色,然而几个晚辈,对视而怔,思量半晌,仍未明白,这滋锅饭哪点值得去争,就指了张老大和张老幺,考古似的问道:为了争这滋锅饭,张大爷和张幺爷,还打架?!
我们笑道:不但打,还天天打!
张老大和张老幺借着酒劲,倚老卖老,居然少有地联合起来,笑兮兮反驳我们:哪里天天打,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肯定不是天天打架哈!
2、激水胡豆

和几个朋友骑车郊游,在郫县犀浦镇边边,即西区花园后门处,见一苍蝇馆柴门上头挂三个浅底大簸箕,簸箕底面浓墨写“鸡毛店”三个字,门楣上,还粘了团蓬松的公鸡尾毛。
正饭点上,我们锁车进去,坐定了,见菜单上有“革命胡豆”,觉稀奇,要一盘。原来就是激水胡豆!
激水胡豆,佐酒摆龙门阵,是道好菜。小时候,常常吃这菜。激水胡豆就是把干胡豆铁锅里炒到噼啪跳,有三分之一多糊面时,舀瓢冷水下去一激,再煮至水沸,捞起来用油和盐炒。老话: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背时遇稀饭。激水胡豆是早年成渝两地寻常人家,夏天吃稀饭时的一道家常菜。做激水胡豆的关键,是炒时火候要掌握好,锅铲翻动要快,不能炒得太糊了,再就是,冷水激后不能煮过心,煮粑了,无嚼劲,就不香了。
小时候食品匮乏,记得上初中时,母亲每天早晨做一碗激水胡豆,是全家人三顿饭的菜。一次趁母亲不注意,从热锅里抓一把胡豆放入衣兜,就跑出门去上学。一路嚼得嘎嘣响,好不快活。可上课写字时,才发现衣兜里的钢笔被胡豆烫得变型,完全不能用了。是支英雄牌钢笔,这让我心痛了好久。
吃了激水胡豆,屁多。那炒糊了的干胡豆,舀瓢冷水一激,水沸便捞起来放油盐炒,又特别强调不煮过心——煮粑了,口感好些,但不下饭,就吃得快了——所以屁多。
这鸡毛店的“革命胡豆”吃完一盘,几个朋友均觉不过瘾,又要了一盘。煮过心有点粑了,而且,炒时放了干海椒、花椒、姜粒、白糖、味精和葱花,口感好,少了嚼劲,吃两盘尚未听见有人放屁。桌面居然有一堆皮,见我惊讶,某朋友满不在乎,隐然借鉴时代之特色,说:胡豆下酒,展牙巴劲,进入新时代小康社会了,吃激水胡豆吐皮,很正常嘛!
老话:胡豆、胡豆,越吃越瘦!现今吃干胡豆的人少了,所以胖子多。这话已然不通,胖子或瘦子应该与胡豆无关系。在前,成渝两地寻常人家,还会把干豌豆或干黄豆炒了激水后,和切成寸段的空心菜梗梗一起下锅炒,名曰:狗钻洞。拈一颗,空心菜梗梗和豌豆或黄豆都有了,口感踏实味觉清爽,这也是佐酒的硬菜。一小碟,有拈头,一颗一颗拈半天。当然了,夏天,狗钻洞下稀饭,巴适得很。
犀浦镇这家鸡毛店,主打菜是凉拌怪味鸡和白水粑粑菜。据我打听,这店历史久远,以前曾是集体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