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知青岁月

(0)

相关推荐

  • 深藏在记忆里的窗花

    喜欢窗花剪纸,是跟随母亲下放农村之后的事.       当年母亲带着我和四姐哥哥,被迫下放农村以后,村里人就用我们城里房子,拆下的旧木料旧砖头,帮我们家盖起了几间瓦房.       那时农村的窗户,大 ...

  • 【散文美刊】一碗酸菜汤 | 王德明 ( 诵读:蒙蒙)

    ●            一碗酸菜汤 作者 | 王德明  诵读 | 蒙蒙 编辑 | 紫烟 最近,Flinders Street的中国东北老餐馆推出了一道招牌菜,地地道道的东北风味儿,酸菜汤.异国他乡, ...

  • 【子午文萃】散文:九爷走了

    [作者档案]赵永新,甘肃正宁人,以小说.散文见长,作品见诸多家报刊.代表作长篇小说<西岭塬>已结集出版. 九爷走了 关于九爷,我有好多话要说.说实在的,这几年,村里先后殁了的年长人很多,他 ...

  • 农民用一台机器,帮村里人做农活,每天挣800元,羡慕吗?

    农民用一台机器,帮村里人做农活,每天挣800元,羡慕吗?

  • 农村俗语“腊月做不发,正月玩不穷”什么意思?是这样吗?

    文/农夫也疯狂 马上就要迎来正月十五元宵节了,等过了这天吃完元宵后,也就表示着今年的春节正式结束了.在春节期间,民间讲究的老规矩也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在过去更是非常讲究.比如以前在不少的地方都有着&qu ...

  • 「写作坊·美文」狄沙|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作家新 干线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参加"乡村振兴"工作队感怀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我多年打乒乓球的一个基本策略,对方怎么旋,咱也顺着加旋回过去.对方在哪个位置发球,咱也将球 ...

  • 【知青讲故事】张刚:北疆知青第一村

    [知青点名讲故事] 北疆知青第一村 本期嘉宾:张刚 张刚:虹口中学六八届高中生.插队期间曾任黑龙江爱辉县爱辉公社外三道沟知青点负责人.大队团总支书记.出纳员.生产队副队长等职.1973年被推荐上大学, ...

  • 胡青:祖父(连载之七)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大荔文学·散文玉·祝玉香】我的知青岁月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竹爱婶婶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11 我的知青岁月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竹爱婶婶 文/祝玉香 1969年6月的某天深夜,大街上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群众游行队伍热烈地口号声. ...

  • 廉洁散文——《知青岁月》

    1971年6月份至1974年6月份,我度过了难忘的"知青岁月". 我先到逊克县干岔子乡当团委书记.全乡各生产队都有几十名或上百名上海知识青年,团的工作对象,自然也是他们.只要乡里无 ...

  • 知青岁月(散文)作者:刘安峡

    知青岁月 文/刘安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火红的峥嵘岁月,祖国大地到处都是莺歌燕舞,红旗招展. 从1966年开始至197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知识青上山下乡"的运动如春笋破 ...

  • 知青岁月 农场趣事 作者/高文忠

    公众号第61期 农场趣事-高文忠 我是1968年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场三队的.在农场5年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人生,这5年的一瞬间是基石,托着我又走过了5 ...

  • 知青岁月 粗瓷大海碗 作者/杨荣昌

    公众号第60期 粗瓷大海碗-杨荣昌 星期天,去逛旧书市场,正优哉游哉间,忽然眼前一亮--在路边一个地摊上,我发现了一只粗瓷大海碗,摆在一堆旧物中间,价格不菲.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这只熟悉的粗瓷大海碗, ...

  • 戴祯祥:我的知青岁月

    我 的 知 青 前 岁 月 文/戴祯祥 难忘的1966年5月7日,97位四川盆地西边灌县灌口镇的城镇青年,年龄从14-25岁不等,为"响应井泉(李井泉,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四川省委第 ...

  • 知青岁月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欢迎转载<唐山知青诗社>公众号的作品,但必须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 公众号第62期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1960年,正是国家困 ...

  • 散文||在艰难的岁月里

    在艰难的岁月里 我家住在乡下,写作是我的爱好,时不时会在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同时也在报纸上写一些新闻通讯.报社王编辑说我写作水平提高得差不多了,如果有单位用得上的地方,他介绍我去工作.我永远忘不了 ...

  • 知青岁月 ▏想说再见不容易 下乡52周年记

    1970年9月,招工开始了,多数武汉"老三届"知青是幸运的,最先招工走的同学去了湖北冶炼厂,之后,不少同学进了武汉市安装公司.大家在麻城县城照相馆留下了这张合影 一九七五年十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