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井陉教育系统全部开学‖河北井陘94所受災學校開學 37天修好校舍
(奋战37天后的贵泉教学点)

■每個教室黑板報內容,都是以抗洪題材為主而編寫。
河北井陘94所受災學校開學 37天修好校舍
今日出鏡
井陘縣貴泉村教學點新校舍和孩子們
採訪動機
這次洪災,造成井陘等災區眾多學校被毀損,其中南峪鎮貴泉村教學點毀損嚴重。災後的一個多月時間,工作人員日夜與時間賽跑,終於在開學前將破敗的校舍修葺一新。
□文/本報記者 南開宇
通訊員 李欣冉
圖/本報記者 張海強
————————————
井陘縣人民用事實告訴我們:37天,可以讓被洪水沖毀的校舍重煥活力,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所有師生的到來!
7月19日暴雨後,記者曾幾次來到井陘南峪鎮貴泉村採訪。這次洪災,井陘縣是受災最嚴重的縣,而南峪鎮則是重災區井陘縣之中的重災區。其中,南峪鎮貴泉村、臺頭村更是南峪鎮裏受災較嚴重的村莊。在此前採訪時,一進貴泉村,記者就看到那棟立在村邊的貴泉村教學樓。咆哮的洪水瞬間將這個培育村子未來的花園變成了破敗不堪的孤樓。洪水退去,一層教室墻上那斑駁的泥漬以及樓前空地的狼藉不堪都可以看出那夜洪水的肆虐。學校的廁所、圍墻和大門被衝沒,教室內曾漲起近2米高的洪水,所有桌椅板凳被沖走,水退後屋內淤泥高達半米。在抗洪救災最關鍵的時刻,這裡不僅是抗洪救災的指揮部,還是診所和救援物資的安置發放點。因此,貴泉小學對於村民的的意義遠不止于一所學校。當初採訪時,我們就擔心這樣的情況:孩子們在9月1日開學時能否順利上學?

■一名三年級小學生正在寫開學後第一篇日記。
昨天,記者輾轉近3小時再次來到貴泉村。進村的路變了,就在我們想像著這裡的學校會變成什麼樣時,井陘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提醒:貴泉教學點到了。回過神一瞧,眼前的樓體依稀可辨當初的影子,但突然多了圍墻、大門、廁所等許多設施,又讓人一下不敢確認。“這真是當初受災嚴重的教學樓嗎?”
此刻,我們眼中的校園整潔美麗。進入校門的小操場不再是土地,重新鋪上彩色磚。教學樓整體進行了粉刷,明亮的門窗安裝完畢。教室內,淤泥沒了,新的地面,新的黑板,新的桌椅板凳……眼前的景象全都煥然一新。
一些過來領取新課本的小學生踩著新鋪好的地磚蹦蹦跳跳地穿過學校的院子,踏著新砌的臺階,來到已經佈置好的教室。他們興奮地在嶄新的桌椅間穿梭,摸摸粉刷一新的墻壁,碰碰剛裝好的門窗,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學校的變化,期待著新的學期。教室後面的黑板上,“戰勝洪災,重建校園”8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推拉式的窗戶,小學生們都要試一下。
9歲的王偉坐在新的課桌前,不停翻看著剛剛領到的課本及課外書。開學之後就上二年級的他,一直開心地説著學校變得好漂亮。他還説,暑假在家的時候,發生了洪災,自己家也被洪水淹了,他聽父母説學校也受了洪災後,特別擔心不能按時開學。“我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聽説好多叔叔阿姨幫助我們,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也幫助其他人!”他將課本合上,像個小大人似的説道。

(图为冯军民老师为了9月1日的开学登高作业)
據悉,洪水過後,學校的3名老師以及校外的志願者,從7月25日開始,就一直在學校進行重建校園的工作,整整37天沒有休息。他們挽起袖口和褲腿,揮著鐵鍬清理淤泥,泥褲子泥腿地不停忙碌。淤泥清理完畢後,他們又忙著打掃、收拾,搬運新的教學設備。在大家忘我無私的努力下,貴泉小學現在已經恢復了基礎設施,具備了開學的條件。

(图为开学前某部队官兵在贵泉教学点抗洪救灾)
“719”洪災共造成井陘縣94所學校受災,其中包括高中3所,初中7所,小學40所,教學點19個,幼兒園25所。其中,一般受損學校69所,嚴重受損學校25所。在這次洪災中,受損校舍面積12.62萬平方米,院面深陷28390平方米,圍墻倒塌5897米,廁所、車棚、鍋爐房等沖毀5178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等損毀6951件。災情發生後,井陘縣教育局立即成立了恢復重建工作組,全體員工到崗,迅速開展學校恢復重建工作。8月24日,教育局再次派出11個工作組分赴各個受災學校督導檢查開學情況。目前,全縣94所受災學校所有一般恢復項目全部完成建設,都具備了開學條件。井陘縣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全縣所有學校都能保證9月1日如期開學,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洪水在教室内留下的印记)

(贵泉教学点,既是抗洪指挥部,又是救灾仓库,又是物资发放地)

图为中国教育报记者周洪松(中)采访南峪中心校长高志坚(右三)

(图为孩子们在教室内上课)
(注以上文字来源于《燕赵晚报》)
—————————————
以下图片来自天长中心河东学校
时间:9月1日
—————————————

(图为河东学校校园)

(图为河东学校修复后的操场)

(图为河东学校教室内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