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博谓之崩

(0)

相关推荐

  • 脉有阴阳

    ​脉有阴阳 阴阳脉析义 阴阳是中医学 阐释人体生理病理. 指导诊断治的基本纲领 张景岳: 医道虽繁 一言蔽之 阴阳而已 <内经> 作为 中医脉学渊薮 其在: 分析脉理. 阐述脉法. 分类脉 ...

  • 三阴结,谓之水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三阴结: 病邪郁结 在足太阴脾 和手太阴肺 水:水液代谢不利 --- 一阴一阳结: 病邪郁结 于足厥阴肝经 和足少阳胆经 喉痹: 多由邪热内结,气血瘀滞痹阻所 ...

  • 尚先早课|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本句取自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 ...

  • 尚先早课|上合于天,下合于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上句见<灵枢·逆顺肥瘦>:"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中国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合于天地之道.天地 ...

  • 尚先早课|阳为气,阴为味 水为阴,火为阳

    本句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在自然界中,最能表征阴阳的,莫过于水火.故本篇又云:"水火者,阴阳之征 ...

  • 尚先早课|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保持着相对平衡,这样的状态就是健康.如果阴或阳一方偏盛或偏衰,就是疾病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 尚先早课|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今日句出自<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终始,此指经脉循行之起止.经脉内属脏腑, ...

  • 尚先早课|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阴阳虽非中医学专有理论,但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以指导分析生命现象.身体各部关系,而且用于分析疾病.指导诊断和治疗. 从不同角度,身体可以分别阴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 ...

  • 尚先早课|背为阳,腹为阴

    阴阳理论对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均有重要且为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如对生命原理.身体结构.疾病发生.诊病方法.治病原则等问题的阐释,均以阴阳为纲领.比如,人体结构的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q ...

  • 尚先早课|天为阳,地为阴

    <内经>多次强调"天为阳,地为阴",如<素问·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q ...

  • 尚先早课 | 水为阴 火为阳

    水火是理解阴阳最直观的参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