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重寿:北齐墓室壁画与张僧繇画风​(三)

(0)

相关推荐

  • 高师读史|娄睿墓壁画,填补绘画史上空白,传为杨子华之作「30」

    娄睿墓 局部 娄睿墓壁画出土于1979-1980年间,轰动了文物考古界和绘画艺术界,被誉为当年国内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上承魏晋.下启隋唐的代表作,填补了绘画史上的空白,甚至被有的专家断定为北齐艺术大师 ...

  • 【馆藏】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瑰宝之家009

    公元2000年的冬天,山西省太原市王家峰村出土了一座北齐时期的墓葬,墓中近三百三十平方米的珍贵壁画由此重见天日.然而,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悠长岁月,这些深埋古墓的壁画早已斑驳残损.岌岌可危.为了保护这些 ...

  • 唐代前期佛鬼神画家——尉迟乙僧

    尉迟姓氏,见载<后画录><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等.本为西域于阗王族.乙僧父亲跋质那为著名画家,善画佛像和外国人像.隋代来到中原在朝为官 ...

  • “光荣著于俗”的唐墓壁画

    张维方 壁画,被称为"墙上的艺术",即以墙壁为画布,施墨布彩,来装饰和美化环境.唐代,因国力强盛,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诞生于盛世王朝的唐代墓室壁画,题材广 ...

  • 祝重寿:北齐墓室壁画与张僧繇画风​(一)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南朝梁武帝时(502---549年,6世纪前半),崇信佛教,广建寺庙,佛教和佛教美术大发展,达到鼎盛.佛教美术作为中国美术的精华,自然广泛影响到其 ...

  • 祝重寿:北齐墓室壁画与张僧繇画风​(二)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磁县北齐墓还出土了大量陶俑,与上述壁画艺术风格相近,也是矮胖头大(北魏俑高瘦头小),简洁生动.圆浑敦厚,也受张僧繇张家样影响,当属北齐新风.上述北 ...

  • 祝重寿:北齐佛与张僧繇张家样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南梁武帝时(502---549年,6世纪前半),佛教和佛教美术大发展,达到鼎盛,梁武帝崇信佛教,广建寺庙,三次舍身佛门,都用巨资赎回.他能调和儒. ...

  • 祝重寿:北魏石刻线画与陆探微画风的影响(一)

    作者/祝重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南北朝(386--589年,4--6世纪),南朝与北朝对峙并存. 南朝经历了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 ...

  • 祝重寿:北魏石刻线画与陆探微画风的影响(二)

    作者/祝重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宁懋石室画像中也有孝子故事石刻画像.宁懋石室作于527年,也出土于北魏新都洛阳,除孝子图(两幅)外,还有风俗图(庖厨(两幅). ...

  • 祝重寿:十六国时的佛像与顾恺之风格(一)

    作者/祝重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印度佛教最迟东汉(1--3世纪)时就已传入中国,走的是两条传统商路,一条是西北陆路(即所谓"丝绸之路"),一条是东南海路(即所谓 ...

  • 祝重寿:十六国时的佛像与顾恺之风格(二)

    作者/祝重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中国北方石窟,新疆开窟最早,是三四世纪:河西走廊(甘肃)开窟紧随其后,是四五世纪(十六国时):中原开窟最晚,是五六世纪(北魏).一般说来,后面那个数 ...

  • 祝重寿:十六国时的佛像与顾恺之风格(三)

    作者/祝重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博士.教授 最后说说北魏(386---534年,四---六世纪)前期(五世纪).北魏386年立国,北朝开始.398年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大同成了北魏前期的文化 ...

  • 祝重寿:云冈石窟艺术与南京的影响(二)

    编者按:1973年9月11日,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在周总理的陪同下参观了云冈石窟,随同总统来访的100余名各国驻巴黎记者向西方世界的大量报道,使得云冈石窟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鉴往知来,汲取中西方文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