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大取》”初释义(4-2)

(0)

相关推荐

  • 逻辑的绝对辩证属性

    区别于不可知论,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的建构初衷,在于通过终极可知论的常识化建构,最终找到终极瓦解不可知论的大道至简理路. 比较于创世论的荒谬,我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始于自我意识的进化诞生,然后从零起点开 ...

  • 实现终极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自上而下的理论视角下,我已经常识化地向大家介绍了人类在旧哲学领域不能终极自圆其说的原因,希望您已经常识化地认识到,正是因为旧哲学界对逻辑这样重要的哲学基础概念,竟然集体无知到骑驴找驴的灯下黑的程 ...

  • 墨家“《大取》”初释义(6-5)

    *注: 正文 12."圣人也,为天下也,其类在追迷".本条开始,"兼士"所秉持"兼爱天下"修身意涵,已经不再仅仅囿于"兼爱&quo ...

  • 墨家“《大取》”初释义(6-4)

    *注:本条解释7到11条,是墨家信徒按照修身次第逐步修身成为圣人过程.这个过程中,墨家修身到一定层次,就需要实现个人"遍及止境"和"大一统社会遍及止境"统一,这 ...

  • 墨家“《大取》”初释义(6-2)

    *注:本节主要针对"爱之相若,择而杀其一人,其类在坑下鼠"这条展开解释.这条解释内容中蕴含着墨家"大取"方法中"名实"论内容,对于我们挖掘先 ...

  • 墨家“《大取》”初释义(6-1)

    *注:本条开始侧重墨家修身实践十三梯次涵义具体解释 正文 从"...类(行)在..."辞句格式结构之基本意涵,就可以看到,<大取>全篇第二部分的论述核心义理,都在强调& ...

  • 墨家“《大取》”初释义(5)

    *注:本节侧重于对<大取>"...类在..."词句解释.务必要搞清楚"大取"之"是非"和"小取是非"彼此差别 ...

  • 墨家“《大取》”初释义(4-3)

    *注:  本节进一步围绕"故理类"在<大取>中各自独立修身意涵及其相应名学层次展开论述. 正文 以上三层面内容务必同时具足在同一位置处所守持结构之历史守持功能中,才能夯 ...

  • 墨家“《大取》”初释义(3-4)

    *注:    本节主要强调了墨家代表东亚文明体系在主客体技术论述机制,根本区别与欧洲文明形而上学方法.在于墨家代表东亚文明体系之主客体技术论述,是以"最字事件"承载的"大 ...

  • 墨家“《大取》”初释义(3-3)

    *注:本章开始重点阐述"大取"和"小取"修身方法差别.务必明确"大取"修身方法是以"遍及止境遍及一切处所"方式实现的.这 ...

  • 墨家“《大取》”初释义(3-2)

    ********************************************************************************* *注:本文围绕"最字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