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征文|春联记

淮南学习平台2021-03-14订阅作者:高峰春联,吾乡俗呼“门对子”。春节临近,父亲从集上买回红纸、毛笔和墨汁。那卷着的红纸放在装杂物的箩筐里,被压得皱皱巴巴,展将开来,上面有一层洒金,如黄蝶飞舞,弄得满头满身都是。裁纸用的是母亲做针线活的剪子,有时干脆拿厨房里的菜刀。打开墨汁瓶,一股夹杂着臭味的墨香扑鼻而来。那时村里识文断字的人少,能拿得动毛笔的更少,通常是村干部或小学老师。有一年,写字的人揽活多了,腊月二十九我家还没排上队,直到年三十的上午,有的人家都开始放鞭炮过年了。父亲急的团团转,发狠心要让我们读书识字,起码以后不求人,能写“门对子”。五年级的时候,上面突然通知,由冬季改为夏季毕业。多出来的半学期,是新来的一位陶老师带课,这个学究般慈祥的老人,破天荒地给我们开了一堂“写大字”课。没有教材,全凭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空心字,又在里面标注笔画顺序和走向。“大、天、夫、丈、上、下”,就这么六个字,足足让我们练习了半年。另外,他尤看重握笔方法和写字的坐姿,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强调要做到“正直”二字,胸不贴桌,背不靠椅。握笔的力量也在他的考察之中。有时候,他会趁你不在意,从背后突然提你手中正在书写的毛笔,若提不动,说明过关。交上去的描红本又发下来了,我的本子上几乎每个字都被打了红圈圈,特别满意的打了两个、三个红圈圈。回家拿给父亲看,他对满纸的红圈圈表示满意,再向他伸手要钱买笔买墨,均获支持,可能父亲会想,今年我家不用再请别人写“门对子”了。父亲没文化,但是,有几副春联是不给乱写的,雷打不动,年年如是。比如:大门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比如灶台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比如菜橱联:“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比如横批:“鱼游春水”,“鸟占高枝”,等等。我家住在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带,古属六安州和庐州交界之地,一般都在天近黄昏时吃“年夜饭”。也有性急的人家,也有传说是穷人提防有人上门要帐的,年三十上午就把门对子贴好了。小麦面熬煮的浆糊要不稀不稠,恰到好处。如果熬过了,熟透了,就失去了粘性,刚贴上去的春联,一转身就会脱落,不吉利。刷子是用几束稻草扭结后,对折捆绑,再剪齐而成。贴大门的时候,父亲要亲自把关,左右上下,不偏不倚,符合春联规范。尤其是要在恰当位置以手抠出一个小洞洞,让两个铁制的门鼻子穿过,以服帖不皱为要。四间门朝南的土坯草房,进门左边是大哥结婚的房间。当初找来漆家具的漆匠很有才华,他把房门漆成了红色,再用黄漆刷出两幅对联,写的是隶书婚联:“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馨”,这房门是不需要贴春联的。如今大哥一家早已分开另住了,那幅婚联还在,油光锃亮,不减当年。当所有的门都贴好春联后,父亲又嘱咐我们在大门的背后靠近门拴的地方贴上“开门大吉”,在大门正对着的别人家的后沿墙贴上“抬头见喜”,在粮圈贴上“五谷丰登”,在猪厩鸡笼贴上“六畜兴旺”,在水缸、窗台、石磨、犁耙、井栏等处,在房前屋后所有属于我家的树上,都贴上“福”字。我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要贴这么多?他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这些地方,都住着一个神仙,它会保佑我们全家的。而我总是有这样奇怪的想法,这些神仙们也是喜欢装点门面的。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工作之后,我“吃鸡又抓鸭”的忙乱,却没有恒心和耐力,终究没有把父亲的愿望,写“门对子”的幼功练成书法艺术。而时风流转,一浪高过一浪,往往出人意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去老祖宗们传下来的“写”春联,突然变成了大批量生产,充斥市场的“江湖体”印刷品。人们也开始图懒省事了,那些过去注重文化品位的人家和朴实敦厚的门第,甘心情愿为那些尔虞我诈的商家们做着免费广告。有时穿行街巷,恶俗泛滥,千联一面,令人无法容忍,年味也因此寡淡,不知何时是个尽头。(作者:安徽省寿县政协文史委 高峰)来源:寿县融媒体中心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政协文史委责任编辑:丁月阳 程炜 于海洋 马力强

(0)

相关推荐

  • 【散文】儿时的年味(六)

    大年三十那天,天刚亮,父亲便催促我们起床,准备年夜饭.最重要的,是写几幅春联来贴. 那时,还没有印刷的春联出现.过年贴春联,全靠手写.村里会写毛笔字的人,这时候往往很忙. 小时候我练过几天的毛笔字.每 ...

  • 迎春纳福话春联

    腊八节,在父母家包饺子,父亲提醒我及早准备好对子(春联).看看,距离春节还有二十几天呢,老人就开始考虑准备过节的事情了.要在十年前,春联都是父亲手书的,并不用我经手.随着父母迁居县城,住进了楼房,就少 ...

  • 年味|我给乡邻写春联

    近日,看到一个关于郑板桥的小故事.说的是过年的时候,县令郑板桥叫上随从去民间体察民情.看到百姓们开开心心准备年货,郑板桥心里十分高兴.后来看到一户人家贴的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 ...

  • 想说的话||今年,我家不贴春联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贴 春 联 啦 年三十上午,是家家户户迎新福.贴春联的时候. 按照传统说法,家里老人去世,晚辈家从当年起三年不能贴红春联.我的父亲于2017年农历二月初二去世,老家的 ...

  • 【城乡拾荒】腊月写春联,从小到大年年这样干

            那天,腊月初二早晨,到农贸市场转了一圈.还有一排摊,福字斗方,对子春联,摆了不少.         旁边一银行,请来两位书者,专门免费,为周边老百姓写春联.排了不少人,地上晾了不少联. ...

  • 北墨作品 I 藏在春联里的浓浓年味

    二十三送灶爷,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劈柴火,二十六剁鱼肉--二十九打老酒,大年夜贴对子.这里的'写对子'就是写春联,'贴对子'就是贴春联. 春联,集民风.民俗.书法.文学.欣赏.传统美学.文化历史于一体 ...

  • 文学原创 ·《写门对子》​作者 程广群(安徽)

    写门对子 作者  程广群(安徽) 下班回来,一眼看见桌上一匝红纸,写门对子的红纸,尽管是白底在外,我还是一眼便知是对联纸.久违了,这大红的门对纸!年少在家时,年年看父亲折纸裁纸,熟悉那纯纯的中国红的! ...

  • 写 春 联

    写  春  联 文/王为民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过年家家都要杀猪.熬糖.蒸年馍,还有一样是万万不能少的,那就是要在门上贴红红火火.热气腾腾的春联. 从我记事起,就清楚地记得每到过年,父亲就早早买来 ...

  • 「美文选粹」武建维| “刷对子”

    作者简介: 武建维,山西省古交市人,供职于西山煤电公司.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古交市诗协会员.西山文联会员.古交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著有<古交民间对联 ...

  • 【来稿选粹】严雨龙| 父亲与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父亲与字  一 年已然走进深处,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人们匆匆的脚步里,无不透露出赶年的节奏,年味便由此四起.蒸腾,以致很有些喧嚣的意思了.立春就在眼前 ...

  • 【散文】阿瓦/春联记忆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阿瓦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小时候每逢过年,父亲就会给自家和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