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刘昭华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应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应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子女应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0)

相关推荐

  • 【父母必读】没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吗?

    [父母必读] 没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吗?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多父母都担心不已.甚至有家长问:"孩子一定要经历青春期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不经历叛逆期?"     &qu ...

  • 心理学:两个效应,让孩子从逆反到主动

    "你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 "你看看人家xxx,什么都会干." "你不能这样,你应该······"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呢?对于许多家 ...

  • 正确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孩子的占有欲,实际上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自私自利",说成是思想品德有问题. 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 ...

  • 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情景回放 璐璐一向不喜欢妈妈在身边唠唠叨叨,不是字要写漂亮一点,就是姿势不正确,不是这不好,就是那不时.总之在妈妈眼里自己永远是不行,每次妈妈一唠叨总让人感到很灰心. 今天唠叨在所难免了,因为发英语成 ...

  •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口吃

    导读 儿童期是生理性口吃的高发期,家长发现孩子口吃都很着急,但并不是每一个口吃儿童都需要矫正,根据数据统计,儿童期的生理性口吃大约有80%以上是可以自愈的,但也有少数儿童期的口吃会演变为发展性口吃,给 ...

  •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评比和荣誉

    偶然的机会听来的一个故事,感觉有许多方面需要做家长的注意. 在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里,有一批优秀的孩子,其中有一位学习非常出色的孩子,各方面也都相当出色,只是工作能力相对弱了一些.在学期结束前的一次先进 ...

  • 95%的家长都认为孩子有逆反心理!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对待?

    文/诺妈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逆反,已然成为共识.有一项调查显示,95%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逆反心理,60%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家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较严重. 可是面对六七岁的孩子:你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 ...

  • 教孩子正确对待和接受老师的批评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老师批评学生的愿望与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即使有些方法或言词欠妥,孩子也应学会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苦心. 一位叫李立强的孩子抱怨说; 一次上课,我无意识地转动圆珠笔时,不小心把 ...

  • 正确对待动作慢的孩子

    以前班上总有几个做事特别慢的孩子,影响了一日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些孩子长大后要适应的是高效率.快节奏.激烈竞争的社会,应尽快使他们从小克服动作慢的毛病. 老师和家长经常反映一二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慢,其实有 ...

  • 不冲动不畏惧!家长教孩子正确对待校园欺凌

    不冲动不畏惧!家长教孩子正确对待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每位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一幕,无论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不仅是因为肉体上的伤痛,更让我们心疼的是孩子受到沉重的心理创伤.孩子受欺凌了怎么办?是 ...

  • 正确对待鼓励教育,谁能保证孩子的人生会一帆风顺

    待在才艺培训机构,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怎会有些家长让你久久不能平静. 在近期的葫芦丝课堂上,遇到一男一女两个小宝宝,男宝宝进课堂感觉老师较为严肃,就不坐到位置上,一直坐在课室后面的条椅上妈妈的怀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