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故事集•关羽出曹营,“过五关,斩六将”237
相关推荐
-
妥妥读《三国》(二四)|| 败刘备曹操收关羽 诛颜文云长斩六将(第607期B)
上期结尾: 黄祖说你看我怎么样.祢衡就说,你就是庙中的神像,受人祭祀,却并不显灵.黄祖气得青筋突突直跳,就把祢衡杀了. 刘表没有来归服,曹操就想对之用兵.荀彧说,目前最重要的敌人是袁绍,其次是刘备,再 ...
-
关羽与曹操的一次性格较量
时间:2011-04-28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冯立鳌 关羽在离开曹营时,他能领到出关文凭但未领文凭,曹操准备送出文凭而当时未曾送出.在这一小事上,关羽和曹操各自的为人处事被充分体现出来,他 ...
-
白马之战,除了关羽,当时在场的人,还有谁能够斩颜良?只有此人
白马之战中,关羽一回合斩杀颜良,令天下震惊,此一战直接将关羽的名声推至巅峰,让大家都重新认识了他.不过在惊叹关羽强悍武力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好奇,当时在场众人中,除了关羽,还有谁能够斩杀颜良呢? 颜良 ...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二十五)
(紧接上期) 双方兵力比较 200年四月,孙策遇刺,为曹操解脱了困境.曹操留下刘馥为扬州刺史负责善后,自己回师北上,再晚就来不及了,袁绍大将颜良已经于二月渡过黄河攻打曹操东郡太守刘延驻守的白马县(今河 ...
-
戏里戏外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关羽在曹营到底待了几年?
在中国历史上,关羽是一个地位非凡的人物,尤其在民间受到欢迎.千百年来,与关羽有关的故事广为流传,衍生出了影响深远的"关公"文化.关羽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与戏曲演绎大有关系,正是因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诸葛亮上任,烧出“三把火”235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讲新上任的官员,开始履新有些劲头,必先做两三件于百姓有益之事.其含意是指事后是否还会不断做好事则难说了,此乃人们的经验之谈.关于这"三把火&q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对牛弹琴”,问题出在人身上194
文学知识故事集·"对牛弹琴",问题出在人身上194 36."对牛弹琴",问题出在人身上 "对牛弹琴"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句俗语,人们常用它来 ...
-
文学知识故事集•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214
11.苏秦游说赵王,"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的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表示不能相提并论,互相比较.这一俗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文学知识故事集·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213 10.李渊起兵,"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说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
-
文学知识故事集•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212
9.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 人们常用"三寸不烂之舌"这句俗语来比喻能说会道,善于雄辩的口才.此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11
8.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们常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那些平时悄无声息.不被关注的人,一旦有机会施展才华,就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此语出自战国时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210
7.吕后下手,"最毒不过妇人心" "最毒不过妇人心"这句用来形容女人心肠狠毒的俗语,现已被广泛地使用.女人本是胆小心善的,为何被冠以了狠毒的恶名,而且是&quo ...
-
文学知识故事集•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5
文学知识故事集·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5 12.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是说成功是因为萧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