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12):辨古莫轻砣工痕 长短有别刀行程

(0)

相关推荐

  • 一文阅尽千年治玉工

    春秋战汉元明清 陋室文章觅知音 雅俗共赏天下宝 止步云巅终半仙 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材工.相对于玉器来说,陀工就是刀工,砍树先磨刀,那么学习古玉,按照顺序就应该先学刀工,治玉而分不清玉工具.那么就如 ...

  • 古玉识趣(111):真古处处无疑问 疑点一现要谨慎

    对<古玉界的耍猴>的注释 <古玉界的耍猴>(参见<古玉拾粹(18):无题>)有感而发后,偶有藏友询疑点所在?略述如下,以为注释. 赏玩,细节决定一切. 辨识,只看藏 ...

  • 古玉砣工辨刀痕(专业知识)

    古代砣工接刀痕辨识,由于古代工具具有局限性,古代接刀工艺是古砣制玉的这个特征是无法逾越的,现代的仿工由于工具的不同无法掌握古代砣刀的接刀特点,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也留下无法逾越的真假孙行者"接刀 ...

  • 古玉学步(87):砣具起源信哪家,采信实物说真话

    一夫之 常常有藏友质疑:先弄懂新石器时代还出现砣具了吗. 学界关于砣具初现之年代众说纷呈,大体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春秋.汉代之说.那么,究竟采信哪一种说法呢?本条以为:以出土实物为准,采信新石器时 ...

  • 古玉学步(190):例举周工不用砣 工艺纯粹靠磋磨

    原创一夫之2019-12-06 12:52:53 如前所述,制玉的原始工艺为最初的"磨",推磨是制玉工艺的起源(参见<古玉学步(189):碾琢刻砣源起推磨>). 推磨产 ...

  • 古玉学步(87):砣具起源信哪家 采信实物说真话

    常常有藏友质疑:先弄懂新石器时代还出现砣具了吗. 学界关于砣具初现之年代众说纷呈,大体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春秋.汉代之说.那么,究竟采信哪一种说法呢?本条以为:以出土实物为准,采信新石器时代晚期砣 ...

  • 古玉学步(11):解玉砂痕一点通(下)

    通过上条的实验,古砣作工砂痕与现代金刚砂作工痕的区别一目了然: 神人石家河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上海博物馆藏 古砣工是砣具带动湿砂在玉料上作工,人工牵动砣轮旋转,力量小.速度慢.方向 ...

  • 古玉学步(197):精雕细琢制玉工 古今有别大不同

    原创一夫之2020-02-05 13:13:12 看上去中规中矩.似乎古意盎然的玉饰件不一定就真古到代,很可能与古无缘,因为现代高仿的形纹已经可以与真古如出一辙.形神俱似,真仿之间几乎难分伯仲了.如这 ...

  • 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

    一夫之 古砣工的刚劲与机仿工的绵软是因工具所决定的天然差别,无法改变(参见<古玉学步(85):痕迹软弱与刚劲皆因工具古与新>). 古砣由于人力的原因,每一砣(刀)留下的轨迹长度都是有限的, ...

  • 古玉学步(79):高清大图赏辨良渚真仿阴刻线

    一夫之 5000年多前的良渚玉器,1毫米内刻画了3到5条线. 用的什么工具?肉眼如何微雕?简直不可思议,至今仍然是谜.所以良渚阴刻线依然是神秘的(图1). 图1-1 图1-2 图1-3 都不知其所以然 ...

  • 古玉学步(107):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

    一夫之 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带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高古玉的鉴赏者来说,把握这个砣刀技法的特征,对高古玉辨真识仿大有裨益. 高古玉的砣具阴刻线,在刀法的基础上形成技艺. (一)高古玉砣具阴刻线的刀法 ...

  • 古玉学步(188):管中窥豹辨良渚 层层识真仿功夫

    良渚刻划是古玉文明长河中独一无二的特征,堪称绝无仅有,赏玩良渚器往往可以在方寸之间的阴刻线上一辨真伪,起到管中窥豹的鉴识效果(参见<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