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論語》的曾用名、別名及簡稱
相关推荐
-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墨翟.荀子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
杨立华:哲学与时代问题的解决:以北宋道学为核心(4) − 综合 −&n...
三.中国哲学史大阶段的发展以及与时代问题的关系 中国哲学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末年,也就是老子.孔子的时代.第二个阶段是战国时期.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虽然年代相差不远,但是思想风格和思 ...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墨翟.荀子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
孟子为何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著名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自幼便在母亲的教育下,勤奋攻读 ...
-
论语: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孔子为了推广圣贤德行,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即使遇上生命危险,也坦然面对.勇于担当,一生不改远大志向,最终取得成就.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 生:降生,赋予. ...
-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从同类中来,人品才能却超出同类. 赏 析 这是孟子夸赞孔子"出类拔萃"的一句话. 出类拔萃这个成语就是从此而来. 不仅仅孟子夸赞孔子, ...
-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墨翟.荀子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
敦煌寫本0428論語卷第五
纸本大小:31×644厘米
-
《論語》釋詞-學思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一.學 <字源>截圖 學,初文從兩手 弄 於 上. 象廬.上古用繩索捆綁木枝作構架,上覆草,而成簡易之居 ...
-
《論語》釋詞-尚德
南宮适kuò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ào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楊伯峻譯:南宮适向孔子問道 ...
-
上古“色”有“察”義論(2)——《論語·鄉黨》“色斯舉矣”重議#2021-14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論語·鄉黨> <論語>這章又是千古公案,爭論之劇較"色難"尤 ...
-
《論語》釋詞-患不知人
▲<字源>截圖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1. 患 <說文>曰:"患,憂也."又曰:" ...
-
《論語》釋詞-民到于今受其賜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 ...
-
常用木材學名、別名、商品名、產地、密度對照表
DXFLOOR營銷號 2017-04-04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表现力,不同的结合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工方法,再加上目前国内外的木材资源相对紧缺,珍贵的红木类树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材料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是古典 ...
-
敦煌遗书0311論語卷第二
纸本大小:31×133厘米
-
敦煌遗书0306論語卷第八
纸本大小:30×24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