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陈赟:“学而时习之”与《论语》的开端
相关推荐
-
君子三戒“色斗得”——《论语》悟读【417】
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清心. <论语>第十六篇第七章: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qu ...
-
【第333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8章》孔子倡导“耻其言而过其行”有何意义?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8章>孔子倡导"耻其言而过其行"有何意义? 14·28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说:"君子以他所说的 ...
-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15 君子喻于义
第十五讲 君子喻于义 图图话话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出自<论语·里仁>.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 ...
-
论语:好勇疾贫(8-10)
民众如果长期居于穷困地位,必定心生不安,还会犯上作乱.但是,对于那些不仁之人,不能逼迫得太过厉害,不然也会生乱.这都将影响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 ...
-
修身务本点滴间——《论语》悟读【14】
已识乾坤犹怜草,修身务本点滴间. <论语>第一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接近)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正(匡正)焉,可谓好 ...
-
【第368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8章》孔子倡导“耻其言而过其行”有何意义?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8章>孔子倡导"耻其言而过其行"有何意义? 14·28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 ...
-
观点 | 陈来:为什么《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
在西方,古希腊以"爱智"为"哲学"的精神特色,也对后来的西方文化起到了相当大的塑造作用.古代中国哲学就不是以"爱智"为特色,有些学者以&qu ...
-
「全民阅读」陈来:《论语》为什么以“学而时习之”开篇
全民阅读 ★★★★★ 在西方,古希腊以"爱智"为"哲学"的精神特色,这对后来的西方文化起到了相当大的塑造作用.古代中国哲学不是以"爱智"为特 ...
-
陈赟: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世界的解魅":一方面是宗教的.形而上学的神圣因素从公共生活中退出,进入到个体的内在领域,以价值观的方式自我延续:另一方面,基于社会视角的组织形式对以宗教为基 ...
-
观点|陈平原:大学里到底应该上什么课,课怎么上?
近十几年来中国一些大学的发展思路,先是忙着盖"大楼",接下来炒"大师".现在是到了思考制度建设的时候了.一定要在"大楼"和"大师& ...
-
学而时习之——《论语》漫言①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其主要内容是讲个人学问的内在修养,讨论内容包括孔子所认为的教学目的.态度.宗旨和方法等.起首第一章,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因为太熟的缘故,也容易 ...
-
观点 | 陈道德:庄子与萨特呼唤的自由精神是一样的吗?
观点 | 陈道德:庄子与萨特呼唤的自由精神是一样的吗?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萨特(1905-198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两位哲人虽然相距两千多年,但他 ...
-
陈赟 | 回归生活与“存在论的换位”
[编者按]自休谟将康德从传统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迷梦"中唤醒以来,哲学的根基就不断遭遇质疑.反思和批判,并在最近的一个多世纪到达了一个高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哲学具 ...
-
观点 | 陈来:宋明儒学的“天地之心”论及其意义
观点 | 陈来:宋明儒学的"天地之心"论及其意义 "天地之心"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常见的术语.天地之心即是宇宙之心,指宇宙所具有的主导的性质.内在的倾向.指向,是它 ...
-
名家观点 || 陈先云: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节选之三)
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 --统编教科书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节选) 陈先云 3 关于如何钻研教材 关于如何钻研教材,理解.把握教学内容 01 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性 我们需要认识到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