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朝俊作品
相关推荐
-
【行参菩提】郑 俊丨明月多应在故乡
腊尽春来,迎面而至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人们早早备好了汤圆,给孩子买了花灯,怀着喜悦,也夹杂着不舍,等待元夕的到来. 明月多应在故乡.在中国,元宵节的意义甚至大过 ...
-
太行老解放区出版发行的识字课本《绘图庄稼杂字》
(珍贵的历史资料,难得的红色收藏)此书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八月在山西省陵川出版发行,作者董纯才.
-
小学6年,孩子早读该读些什么?
昨天,有位家长微信上说:孩子一年级,现在每天早上在家早读20分钟,然后才洗漱.吃早饭,准备上学.但现在对早读的内容有点模糊,不知是该读语文书,还是为孩子准备一些其他的内容. 我想说,一年级开始让孩子坚 ...
-
秋天里的母亲
作者:李友均 曾经,我以一颗饱满的热情,认识了玉米,洋芋,红薯和稻谷.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母亲汗水的浸泡下,尽显虔诚.当我重返这个季节,从一片白云漂泊的眼神里,流露出的重量和疼痛,湿润我眼角滴滴的思念! ...
-
近40年的高三《语文》课本,你还有印象吗?
这册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1984年3月第一次印刷.供高中三年级上学期使用. 我们上高三以后,主要以复习功课.迎接高考为主,老师对文言文进行了较详 ...
-
文学港湾|沈俊峰|乡村的疼痛|朗读版
2009年10月的一天,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奶奶以94岁高龄去世.接到电话时,我正在家门口的通惠河边傻傻地望水,一时怔住,真的傻了.翌日,我便赶往乡下.自五六岁随父母离开家乡以后,我曾经回过乡下几趟,但 ...
-
【135】“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高东卫作品
一双菊花牌布鞋 高东卫(河南) 早晨去楼下小区晨练,欣赏着小区内如画的景色,感受着现在生活的美好,缓缓地向广场踱步. 广场上有几个练鞭的老大爷,鞭技了得,动起来是呼呼声风,甩起鞭花是啪啪作响.正看得入 ...
-
【171】“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梦梅作品
等着我 李梦梅(河北) 观看过几次倪萍老师主持的电视情感类节目<等着你> ,栏目通过线上线下帮助失散已久的人们找到故土和亲朋."希望之门"在打开的瞬间,圆了寻亲者的梦, ...
-
【166】“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爱红作品
父爱如山 李爱红(河北) 夜幕降临,在港城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头旁,我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略微秃顶的中年男人,紧握着一个年轻姑娘的手,四目相对,静静地站立. 我只顾步履匆匆,可就在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两个 ...
-
【158】“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士辉作品
不离不弃 相扶终老 --献给我的父亲母亲 李士辉(山东) 父亲是一名知青.1941年生人的他已年届80岁了.1964年的秋天吧,青岛一中高中毕业的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胸戴"下乡光荣&qu ...
-
【127】“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永君作品
感谢你,我的母亲 李永君(河南) "爹,伸手,天冷了,得多穿件毛衣."在确山县盘龙镇西郊村一农家小屋内,村民李玉花刚给公公换下弄脏的衣裤,正在忙活着帮他穿衣服. 这是确山县盘龙镇西 ...
-
【122】“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志林作品
水晶面 李志林(天津) 那年冬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患了荨麻疹.当时农村孩子生荨麻疹最普通的方法就是往外面跑上几圈,出身大汗,或是吃些海鲜.牛羊肉等发物把疹子发出来就好了.可是这些土方法对我没起作用, ...
-
【057】“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桂田作品
守候母亲 李桂田(河南) 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生活了三十年,慢慢地变得慵懒,眼光短浅而呆滞.出差的日子感到了渺小,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外面的人物风流倜傥,于是走出去的打算一天强似一天.对小城的依恋羁绊 ...
-
【054】“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卢芹作品
为父能花几多钱 李卢芹(河南) 昨晚,妈妈打来电话,父亲今天来县城接侄儿,躺在床上就开始筹划父亲来了做什么饭. 他们都爱吃红薯炸油条,家乡土话叫红薯油馍棒.小时候妈妈经常为我们做,又香又甜又软,想一想 ...
-
【399】“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李淑蓉作品
母亲的漤柿 李淑蓉(北京) 又到了秋凉时节,又吃到了母亲的漤柿. 说心里话,今年她老人家漤的柿子出奇的难吃;苦涩还烂心烂边不脆生;一反香甜脆爽的老口味儿.可当我来到她的病榻前,看到地那深陷的眼窝和憔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