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的病机要素及其关系
相关推荐
-
辨证论治要领系列谈之《辨证的过程步骤(二)·辨》--刘英锋
辨证的过程步骤(二)·辨 导读 前一讲我们讲到辨证的过程步骤:诊,具体包括初步诊察.确定主诉.定向诊察三方面.下面我们接着谈辨证的过程步骤(二):辨. 当你围绕着目标,收集完四诊信息,这个诊察大致结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10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10 7 症状群与证候标识 症状是单一的,证候标识一般是多个具有一定病机意义值的症状构成,这多个症状不是人为的组合,而是以病机为内在根据的多个症状群和,是生命自控调节机制在疾病状态下 ...
-
《伤寒论》病病机探讨2
<伤寒论>病病机探讨2 风寒外袭肌表,正气应激而卫阳外发可能导致机体的异常变化是非线性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是一种抽象的要素,落实到临床具体病人,与具体的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等相联系,特定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9
现代八纲等所例举的症状具有的病机要素值与病机十九条相类似,都是从理论上对具体症状进行单一病机要素意义的抽象,即将具有病位要素标识意义的症状归纳在表.里,将具有病性要素标识意义的症状归纳在寒热.虚实等, ...
-
《走进辨证论治》内容简介2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从症状到病机的逻辑规范,涉及了病位.病性.病邪等病机要素,到了<伤寒论>,张仲景不仅把病机性质的临床判断形式,概括为证候,而且病机要素发展了病种. ...
-
常听人说“湿气”重,“湿”究竟是什么呢?
文/盛昭园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任医师 经常听朋友们或者患者们说自己"湿气重",多是由于观察到自己舌苔厚.痰多.浮肿等的直观表现.除了"湿"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7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7 四诊合参的目的,在于防止就诊时症状群的观察失真和收集失偏.辨析症状则不同于四诊的收集症状和确认症状,辨的目的在于获取临床症状内涵的病机,不仅要明确具体症状的病机要素及其值的大小, ...
-
证候与病机的关系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但还是觉得两个概念没什么细致区别,比如说感冒,老师说风寒束表是证候,那病机又是什么?病机是寒束于表,致肺卫开阖宣降不利,致病邪为寒,病位在表,所表现的证候是 ...
-
虚阳外越与“戴阳”、“格阳”的病机、证候相同。
虚阳外越是缘由伤精过度(熬夜,房劳,空调过度,久坐,每一次伤寒感冒打点滴伤肾阳等等)导致肾阳不断耗伤而衰微,加之没有治疗补给肾阳,因此又导致阴寒逐渐内盛,进而导致阴精耗损也不能得到补给,由于寒盛于肾阴 ...
-
虚阳外越的类型、鉴别 虚阳外越与“戴阳”、“格阳”的病机、证候相同。 虚阳外越是缘由伤精过度(熬夜,...
虚阳外越的类型.鉴别 虚阳外越与"戴阳"."格阳"的病机.证候相同. 虚阳外越是缘由伤精过度(熬夜,房劳,空调过度,久坐,每一次伤寒感冒打点滴伤肾阳等等)导致肾 ...
-
从证候要素角度谈外寒与内寒、外热与内热的鉴别及其意义
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走过了五十多年的艰辛历程,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象为素,以候为证,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其中"证候要素&q ...
-
王永炎:从证候要素角度谈外寒与内寒、外热与内热的鉴别及其意义
王永炎 中医思维十 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走过了五十多年的艰辛历程,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象为素,以候为证,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其中&q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古代文献证候要素及用药规律研究
结合对导师程兰副主任医师治疗内异症的相关门诊病历进行整理,探究导师用药规律. 结果: 1.总病性证候要素:血瘀为最多,占24.32%,其次是血虚,占14.41%,气滞占13.72%,气虚占10.65% ...
-
基于数据挖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要素及赵瑞华教授证治规律研究
结果1证候要素研究统计患者临床四诊信息频次,常见症状依次为:神疲乏力(289次).形寒肢冷(261次).腰酸(230次).经前乳房胀痛(229次).烦躁易怒(215次).经行挟块(202次)等,常见舌 ...
-
准确辨明六经方证病机的前提条件是证候搜集...
准确辨明六经方证病机的前提条件是证候搜集必须全面,而如何做到证候搜集全面呢? 我认为,应当按照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问证诗>中"十问歌"的顺序来问诊.这个&quo ...
-
证候病机证据的形成与利用(三)1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之三 如果从"神龙尝百草"算起,从中华民族开始思考生命存在的"为什么"算起,中医的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医的实践也走过了十分漫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