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粳米汤,调理胃肠疾病<爱中医164期>

(0)

相关推荐

  • 张仲景名方—苓桂术甘汤

    张仲景名方-苓桂术甘汤 发布于 2017-09-17 [爱中医91期-课程要领] 一.苓桂术甘汤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祛湿的老方. 剂量: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 ...

  • 爱中医351~400期

    症状:尿急.尿频.尿路灼痛.腰酸乏力.生殖器冰凉萎软.手脚凉.性欲淡薄.舌淡苔白. 病因:少阴阳虚,血虚寒厥 治法:补阳温肾,补血散寒 方子:<金匮要略>乌头桂枝汤与<伤寒论> ...

  • 《金匮悬解》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与赤丸

    腹满十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者,水寒木郁,肝气梗涩.而怫怒冲突,必欲强行,气转肠鸣,声如雷引,排触击撞,是以痛切,胸胁逆满.呕吐者,胆胃上逆,经络壅 ...

  • 《金匮悬解》腹满——实满与虚胀,附子粳米汤

    腹满八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1 脉数而紧乃弦者,紧乃弦义,紧弦者,俱是阴寒之脉,言弦者,是更虚更寒:脉数而弦 ...

  • 十一、附子汤类方--01附子汤/02真武汤/03附子粳米汤

          胡希恕经方方证辨证要点精髓 第十一章.附子汤类方  一.附子汤方 [方歌] 附子汤方二枚添, 二参四术芍苓三; 背冷身痛脉沉见, 寒湿痹痛服之安. 伤寒论方 附子汤 5味 附子二枚( ...

  • 经方心裁(62)附子粳米汤:妊娠恶阻

     附子粳米汤 [原文]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组成与用法]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 ...

  •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九)腹满寒疝宿→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草枣行,叫来半夏同化饮: 温阳散寒降逆气,虚寒腹痛脉沉紧. 组成:制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 功效:温阳散寒,降逆化饮.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肠鸣,胸胁逆满,呕吐食少,或吐涎 ...

  • 调理胃肠疾病,多离不开肝脾胃三个脏腑

    脾主运化水湿水谷,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功能是否能够正常的完成,也离不开肝气的疏泄,肝脾胃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共同完成疏泄运化的功能.胃痛的表现在胃,但是生理上也跟肝.脾密切联系,大 ...

  • 『金匮验案』金匮名医验案: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方药]附子一枚(炮)(9克) 半夏半升(9克) 甘草一两(3克)大枣十枚(3枚)粳米半升(15克)[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

  • 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