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 读书笔记之《包法利夫人》
相关推荐
-
《包法利夫人》原型批评
李春晓 青岛大学文学院 摘要:本文以原型批评为理论依据来探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从更加原始.基础,具有原初.核心意味的原型出发,从生死.男女二元对立两个侧面来分 ...
-
从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思考健康婚姻生活的模式
封面题词:林赤莹 有人认为爱玛的悲剧,有一半是源于丈夫夏尔的木讷无趣,平庸无能.但是,向来特别容易心疼文学作品中各式女性的我,读完<包法利夫人>后,发现自己竟对爱玛没有半点怜悯之心,甚至开 ...
-
龙门阵 | 幻想与现实:包法利夫人的悲剧
法国大文豪福楼拜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他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这句话经常被用来表现一个伟大作家对创作的投入程度,但是有趣的是,在这部以包法利夫人命名的作品中,首先出场的是包法利先生. 作者用了两章的篇 ...
-
《包法利夫人》提醒我们:嫁得不好的,一般有四种女人,十有九准
插图:电影<包法利夫人>剧照 法国作家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中有一位出场笔墨不多的瞎子,虽说出场次数很少,但却是最终点醒爱玛的人. 瞎子,不过是永乐镇的一个小人物,经常 ...
-
评论 丨 格非:细读经典之《包法利夫人》
细读经典之<包法利夫人> 文丨格非 1.爱玛 如果我们把安娜·卡列尼娜与爱玛这两个人物形象作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便会立即发现这两个人物之间许多共同点.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 ...
-
不忠的悲剧”——弗洛伊德学说视角下《安娜卡列尼娜》与《包法利夫人》的比较
2018-05-13 23:21 周康平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与<包法利夫人>都是外国文学史上的煌煌巨著,其中的安娜和爱玛的形象更是经典的文学形象.这两部作品均以悲剧结尾,通 ...
-
读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悲剧的包法利夫人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弯路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取自现实.夏尔·包法利的原型是欧解·德拉玛,1812年生,1834年前,在福楼拜父亲主持的卢昂医院实习,同年9月18日取得行医执照,但不得动大手术.1836年和三十岁的 ...
-
“包法利悲剧”:以为爱情是以为的样子——读《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讲的是一个婚姻(而不是"爱情")的悲剧"包法利夫人"已成出轨女人的典型形象,但是与一般情况下出轨的女人让人 ...
-
赏析《包法利夫人》:一只自投罗网的鱼
作者:梅荷 读<包法利夫人>时是在春天,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一个万物苏醒的季节,一个充满了美好和生命力的季节. 一.当包法利夫人还是一位少女时,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包法 ...
-
苏童:谈谈《包法利夫人》
前不久,我在复旦大学参加一个中法文化交流,和一个法国作家探讨一些文学的问题的时候,那位作家突然冒出一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算什么东西!"这句话经过了翻译,仍然是法 ...
-
重读《包法利夫人》
我以前看<包法利夫人>,总以为爱玛遇人不淑,她对爱情和婚姻有很高的期望,不承想,丈夫查理是个无趣又迟钝的人.查理学习没啥天分,医术不佳,婚姻遵照父母的安排,对外部世界没什么兴趣.爱玛受过不 ...
-
《包法利夫人》:你的内心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吗?从心理动因入手,聊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著名的"本我"学说中提到,"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它遵循快乐原则,完全隐藏在潜意识内部.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