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点钙,和美国佬干到底儿!


1
前几天关于生乳的国家标准吵得很热闹,可以说是行业内斗。
相关阅读: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主要是南方乳品业觉得内蒙的两家乳业巨头太欺负人,降低了生乳的国家标准,让他们这些致力于做低温奶的企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同时消费者也没有得到好处,整体乳业发展水平下降。
这是事实。
主要是说新国标里蛋白质太少(不少于2.8克/100ml),细菌太多(不大于200万单位/ ml),这个标准太低了,把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其实,让中国人每天喝一杯牛奶(300—500ml),并不是补充蛋白质,蛋白质的补充渠道很多,也容易吸收。比如多吃肉和蛋。主要是补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常量元素是碳、氢、氧、氮、钙,钙占人体1.5—2%。不要看在五种常量元素中钙最少但很重要,我们知道,没有钙,就没有骨头。
人体中的钙分两种,一种是骨钙,骨头中的钙,占总量的99%;另一种是血钙,在血液、软组织、体液中,占1%。但是就是这1%非常重要,作用非常大。
那么血钙有哪些作用呢?
1、控制肌肉的收缩。
肌肉受神经控制,当神经信号过来时,肌肉细胞部位释放出钙离子,钙离子与肌钙蛋白形成横桥,肌肉才能滑行,肌肉才能完成收缩。
如果缺钙就无法完成肌肉的收缩,胃肠肌运动不好就消化不良、便秘;骨骼肌没有钙,就会抽筋儿;缺钙也会造成心肌无力、心绞痛等。
2、钙离子参与神经的传导,有的神经信号的传导需要钙离子的介入,所以缺钙会造成反应迟钝。
3、钙离子参与凝血过程,最简单的就是缺钙了会牙龈出血。
4、钙离子参与细胞活动,钙是酶的活化剂。
总之,在人体内血钙参与了人体的各种活动。
2
那么,是不是我们一天都要摄入那么多的钙呢?正常讲一个人一天需要800毫克的钙。
也不是那么简单。
这里就说第二个问题——骨密度变化。
骨骼是人体的钙池,骨骼除了支撑身体,还是钙的仓库。
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高越来越差,而人体钙的流失却越来越多。

这样,年轻时钙吸收的能力就强,流失又少,血钙的浓度就会增高,成骨细胞就会把血钙转化成了骨钙,放到骨骼里存起来。
反之,年纪大的时候,钙吸收的能力弱,流失又多,血钙的浓度就会降低,蚀骨细胞就会把骨钙转化成了血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也就是我们说的,到老了会钙流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所以,年轻时骨密度高,过了三四十岁的时候,骨密度就会降低。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人到了中年之后,骨密度就会降低。
骨头里的钙都流出来了,骨头里就会形成蜂窝状的结构,就是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容易造成骨折,而骨折了就会卧床,就会产生其他疾病,甚至致死。据WHO的统计,在老年人非故意伤害致死事故中,摔倒排第二位,第一是交通事故。相对容易摔倒骨折的老年人中,女性更高,男性相对低一些。

只有年轻时多补钙,多储存,这样到年老了才有钙可以流失。所以,补钙是所有人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年轻人更重要,并且越年轻越有用。
那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既然不能再多存放骨钙,又会流失,那就需要每天摄入足够量的钙,以保证血钙的量,来完成人体的基本运转。
3
通过食物每天摄取800毫克的钙,正常我们每天从谷物里也能获得一定量的钙,只不过不多。面粉中钙的含量是14毫克/100克,大米更少是3毫克/100克,玉米是14毫克/100克,麦片比较高有186毫克。

蔬菜中含钙的也比较多,还比牛奶含钙量还高,比如苋菜、菠菜。但蔬菜中含是草酸钙,不溶于水,人体无法吸收。有一种说法是吃菠菜会造成钙流失,说老年人不要吃菠菜。其实是,菠菜当中的草酸会把吃的肉、奶、豆制品类食物中的钙酸化,就成了不能吸收的草酸钙。所以就说不能菠菜炖豆腐,也就产生了菠菜炖豆腐有毒的说法。
还有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吃啥补啥,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所以,吃大骨头也补不了钙,吃钙片也是这么回事,这些成骨钙要通过蚀骨细胞才能把它转化成人体能利用的血钙,但人体的消化系统里是没有蚀骨细胞的,所以,只能是吃多少拉多少,喝大骨头汤好喝主要是里面的脂肪在长时候熬制过程中转化成了氨基酸。
黄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很高,且富含赖氨酸和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铁。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良品,150克豆腐含钙高达500毫克。
另外的一个方法就是喝牛奶,每100ml牛奶里含钙120毫克,如果一天一斤奶也就基本上够了,喝牛奶的最大的一个好处是牛奶中的游离状活性钙相对其他动物、植物中的钙更容易吸引。
但光补钙还不行,还要有最关键的一件事儿——晒太阳。
人体需要的十三种基本维生素(A、B、C、D、E、K、H、P、PP、M、T、U、水溶性维生素)中有十二种人体不能自己合成,都得通过外部摄取,只有维生素D可以人体合成。
为什么生素D可以人体合成呢,因为它太重要。
人体钙的吸收代谢与维生素D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维生素D缺乏,就会对钙的吸收和成骨产生不良影响。而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有必要条件。人体的皮肤当中有一种物质叫7-脱氢胆固醇,它必须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转变成维生素D3,又称骨化醇。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D3,必然会影响到钙的吸收和利用,造成缺钙或钙的流失过多。因此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人体生成内源性维生素D3的动力,也是促进钙吸收的良好条件。
所以,要一边喝牛奶,一边晒太阳。一天一斤牛奶,半个小时的晒太阳。
4
中国人喝牛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乳糖不耐受,喝了会拉肚子。
我原来在东北喝牛奶不拉,怎么喝都不拉,到了南方就开拉,并且非常快。在东北的时候也成人了,也不是小孩子乳糖耐受。
牛奶中的乳糖占5%左右,牛奶喝进去之后就到了我们的胃肠里面,胃肠里有一种消化酶叫乳糖酶,可以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行吸收。

人是哺乳动物,一出生都要吃奶,体内就有大量的乳糖酶,吃了奶就容易消化。
但人长大了之后,特别像中国这样人口多,而又没有大面积草原的国家,因为没有奶,在长大了就不吃奶了,就这样,人体内的乳糖酶就会慢慢减少,甚至是消失。
当体内没有乳糖酶的时候,牛奶进入到胃肠里面,乳糖就没法吸收,就会进入大肠,大肠里的细菌就会以乳糖为原料进行发酵繁殖,这样就会产生肚子痛、气胀、拉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
不同人体内的乳糖酶含量不一样,也多和生活习惯有关。大体上欧洲人有不到30%的人乳糖不耐受,而中国达到了80—90%。即使是中国人也不一样,有人喝牛奶就没问题,有人就有问题。比如,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喝牛奶,基本没什么问题,年龄大的人就不耐受的多。
解决不耐受也是有办法的,现在市面上有无乳糖牛奶,通过酶水解技术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再就是少量多次,不要空腹喝,在吃其他东西时一起喝。还有一个办法是吃酸奶,酸奶是通过乳酸菌把乳糖酸化了,也就没有乳糖了,就不存在不耐受的现象了。
感觉有点过老年生活了。这些天发生的大事很多,但都不能说,并且还进入了严打期。大家就听我聊聊老年生活吧!不过,我这个算科普,科普也是我非常想做的事,写这类的东西比较快,因为不用绕弯,避讳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