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1法天顺情静漠虚无
相关推荐
-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神”道养生学论纲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神"道养生学论纲 作者简介 翟奎凤,安徽亳州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暨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卢金名,河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2阴阳和气天人相参
题文诗:夫精神者,所受于天;而形体者,所禀于地. 故老子曰:一而生二,二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也者,背阴抱阳,冲气为和.故曰人体: 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四月而肌, 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3精神内守均和通达
题文诗: 天地之道,至纮以大,尚节章光,爱其神明, 人之耳目,曷能久而,熏劳不息?精神何能, 久以驰骋,而不既乎?故血气者,人之华也; 而五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藏, 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4嗜欲好憎气志日耗
题文诗: 夫孔窍者,精神户牖,而气志者,五藏使候. 耳目淫于,声色之乐,五藏摇动,而不定矣; 血气滔荡,而不休矣;精神驰骋,于外不守; 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使其耳目, 精明玄达,而无诱慕,而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5物我不二非喜非憎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5物我不二非喜非憎 题文诗: 人之不能,终其寿命,中道夭于,刑戮以其, 生生之厚.惟能无以,生为者也,能修得生. 情生天地,夫天地运,而情相通,情通万物, 总而为一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6虚无恬静道德至神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6虚无恬静道德至神 题文诗: 夫悲乐者,德之邪也;而喜怒者,道之过也; 好憎也者,心之暴也.故圣有曰:生也天行; 死也物化.当其静则,与阴俱闭,当其动则, 与阳俱开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7真人素朴无为抱本
题文诗: 所谓真人,性合于道.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处其一而,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识其外. 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本抱神,以神游于, 天地之樊.芒然徜徉,于尘垢外,而消摇于, 无事之业.浩浩荡荡,机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8精诚自神太清始终
题文诗: 廓惝而虚,清净安宁,无思无虑.大泽焚而, 不能热之,河汉涸而,不能寒也.大雷毁山, 而不能惊,大风晦日,而不能伤.真诚故视, 珍宝珠玉,犹石砾也;至尊穷宠,犹行客也; 毛嫱西施,犹䫏丑也.其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9精神不死真情自化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9精神不死真情自化 题文诗: 吹呴呼吸,吐故内新,熊经鸟伸,凫浴蝯躩, 鸱视虎顾,是养形人,真人也者,不以滑心. 使神滔荡,不失其充,日夜无伤,与物为春, 则是合而 ...
-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10尧让禹细齐死同化
<淮南子>卷7精神训诗解10尧让禹细齐死同化 题文诗: 人之所以,乐为人主,以其能穷,耳目之欲, 适躬体便.高台层榭,今人所丽;而帝尧者, 朴桷不斫,素题不枅.珍怪奇异,人之所美; 而帝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