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简乐 | 别较劲,放过自己


下午在图书馆偶然瞥到一本书,封皮上的摘要吸引了我——“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你才能把劲儿节省和聚集起来,使在正确的地方,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真正的幸福。”把书抽出来端详了一下,是周国平写的随笔,书名叫《人生不较劲》。行吧,就当是冥冥之中一种暗示,今天不和自己较劲了,遂合了专业备考的书,索性读会书。
“不较劲”是一个适用性很强的词,我们可以在任何场合告诉自己”别较劲”。因为没有意义的事而放弃挣扎,告诉自己不要较劲,这叫智慧;因为释怀了无能为力的事,安慰自己不较劲,这叫豁达;因为懒而放弃可以做到的事,还美其名曰“不较劲”,这便是堕落。很多时候,我们和自己的较劲,都是因为第一种。
还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是因为我爱生气家里人讲给我的,真实性无从考究,不过听着确实说来真实又可笑。传说有一个人,因为自己家里苹果地的一树苹果被偷了,他到地里去看的时候,怒上心头却无从发泄,于是便站在地头骂那未曾谋面的贼,越骂越气,一口气没上来便把自己气死了。被气死的那个人他以为是在和贼较劲,可实际上呢,他是在和自己较劲,贼听不见他骂的那些话,更接收不到他传递的愤怒情绪。
前几天因为呼吸困难、胸闷、失眠去医院看病,一系列检查下来心脏和肺都没有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呢?用医生的话来说,就是从病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我没有任何问题。病在心里了,我又在和自己过不去了。我逼迫自己担心着完全没必要的事,迫使自己我们“忙”而“盲”。
宿舍的同学都在减肥,于是我正常吃饭就感觉自己有罪恶感了;身边的人都在准备考研,于是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想我要考什么院校专业;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找到男女朋友了,我又担心自己会孤老终身。只要有一点和别人不一样,就开始焦虑,这本身就是一种焦躁而拧巴的病态,我们的人生并不相干,我们有各自的旅程。而我却要一直因为周围发生的变化而担心焦虑,归根结底,我一直都没放过自己,盲目较量,逼自己去担心无能为力的事。这正是为什么那本书的引言吸引了我的原因。说来可笑,我和自己的盲目较量只是伤害了自己,我并不会因此变瘦、脱单、考上研究生。
回想过去,从小到大,没少和自己较劲,中学时候写数学题会因为思绪抛锚,想不出来解题步骤抽自己耳光,会因为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看书把手指头咬得淤青积血,这些今天提起来既觉得丢人,又觉得当时的自己心理扭曲。因为我并没有因为后来解决了这些问题而感到轻松快乐。如果能回到那个时候,我一定放过自己。
我们很多人奔走在这个城市的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像一只无头苍蝇,东敲一榔头,西敲一棒槌,身心疲惫,却永远不知幸福滋味。
在网上看过一段话觉得可以用来安慰焦虑的我们:“有的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有的人,28岁才毕业,当年就进了世界500强企业;有的人,30岁便有了自己公司,却在60岁撒手人寰;有的人60岁才当上高管,但活到了90岁;有的人24岁就结婚了,25岁又离婚了,有的人,30岁就结婚了,却收获了幸福的一生。所以,轻松一点,你没有领先,也没有落后。”是啊,在呼吸困难夜不能寐的时刻,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何必呢,你知道自己还能活多少年呢?
别做无畏的较劲,别做虚伪名利的奴仆,别让你的人生进度条被他人拖着前进。不要“丧己于物。失信于俗(道家庄子所言)”。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和别人较量,在和困难较量,其实到头来会发现只是在和自己较量。人生不是零和博弈,它没有胜利,对手也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