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赏析(4.1—4.14)
相关推荐
-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
-
《孟子》导读(三)——梁惠王章句上(3)
一.梁惠王章句上 3.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 ...
-
《孟子》导读(六)——梁惠王章句上(8)
一.梁惠王章句上 8.不为者与不能者 [原文] 王(yuè)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cǔn)忖(duó)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 ...
-
中庸研读第19讲:《中庸章句序》解读
中庸研读第19讲:<中庸章句序>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章句序>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 ...
-
孟子译文・公孙丑章句
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曰: ...
-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下 本篇除第一章单纯介绍孟子言论外,其余各章兼记孟子的事迹. 行为和言论,以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全篇原文共14章,本书选7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 孟子曰: ...
-
篇二:《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赏析(3.1—3.9)
[本篇引语] 公孙丑上本篇前两章记载盂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其余均系孟子个人言论的记录.总起来说,仍以政治学说,尤其是"仁政"理论为主.即便是说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落脚于&qu ...
-
篇七《孟子•尽心章句下》赏析(14.1——14.38)
[本篇引语] 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 [孟子·尽心章句下>卷14·1]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 ...
-
篇六:《孟子•告子章句下》赏析(12.1—12.16)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政治.战争.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治国问题,也包括教育.历史.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非常著名的一章.全篇原文共16章. [孟子·告子章 ...
-
篇五:《孟子万章章句下》赏析(10.1—10.9)
篇五:<孟子·万章章句下>赏析(卷10·1-卷10·9) [本卷引语] 本篇内容涉及圣人风范.古代礼制.交 朋结友.立身处世和大臣的权力.职责等.全篇原文共9章. [孟子·万章章句下> ...
-
篇三:《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赏析(6.1—6.10)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卷6·1] [原文] 陈代①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②',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 ...
-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十四卷, 战国时代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以孔门传人自任,后世尊称为"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1得道多助朝之有义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1得道多助朝之有义 题文诗: 孟子有曰:天时也者,不如地利,地利也者, 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攻不胜. 环而攻之,必有得其,天时者矣;然而不胜, 是乃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2至敬义敬臣所受教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2至敬义敬臣所受教 题文诗: 景子问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见王敬子,未见敬王. 孟子曰恶.齐国之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岂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