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老家豫南和您有个约会!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今天是七夕,国人自己的情人节。

不论今天你是走过、路过、错过、爱过、表白过、偷着过、平淡过、高调过、得过且过、一笑而过、擦肩而过,闭门思过还是爱过咋过,我真诚的希望你能来“老家豫南”过!

因为,今天“老家豫南”要向你们“约了!”

去年十月国庆,回到信阳老家,大约呆了半个多月,没有春节的走亲访友、没有迎来送往。我用双脚丈量了多年没再仔细光顾的山山水水,而不是匆匆的走马观花;安静下来和乡亲深入聊聊在故乡生活的日常,而不再是肤浅的寒暄。

在那段时光里,无论是我多么想还原当年的一切,现实都无情的告诉我:我曾经生活二十年没离开的家乡,在岁月的洪流中,在斑驳陆离的时光里,一切都在迅速而不可逆的改变,无论是山水河流,还是人情风俗。

我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或许也未必不是另外一个精彩的未来。但是,我们曾生活在这里的那些时光、那些热忱善良的人们、那些在豫南大地上顽强生存的细节,难道只能随历史的洪流随风而逝吗?

我能做到的就是记录!中国的历史历来绝大部分都是书写帝王将相,详细到皇帝哪一天晚上翻了谁的牌子,吃了什么菜!然而,如果你想了解宋朝一介布衣的生计、生存状态,你会发现少之又少,最多能找到《东京梦华录》之类,大部分还是首都贵族的生活状态。

这种状况持续到现代也并无太大改观,比如,在信阳老一辈几十年念叨的过粮食关事件,我们除了能看到一些冰冷的非正常死亡的数字,很难看到令祖辈、父辈刻骨铭心、毛骨悚然如果度过那饥饿几百天的细节记载;

再比如,数百万信阳人80年代末开始的北上南下的打工大潮中,我们只能看到城市盲流、农民工进城的抽象报道,很难看到那些背井离乡的信阳人在异乡的遭遇与生存细节……

历史永远是强者写的!正如,我们想了解上世纪60年代信阳农村的生活细节,很难找到相关书籍,然而,五七干校设在信阳的几个县,下放干部短短的几年生活,却产生了大量的记载和回忆,出版书籍多种,我们甚至要通过这些外来的下放着的记载才能管窥当时故乡农村的细节。

说得这么高大上,仿佛我要改写历史似得!没有,我不过也是流落他乡的卑微的讨活者,在这个强手如林的社会,我是那么渺小,我无力承担这份重任。

只是,再渺小的生命也有他的根源所在。我就想有个地方记录自己的故乡地方,记录曾经的、正在发生的一切。

于是,2015年10月底,我申请了“老家豫南”公众号,10月28推出了第一篇文章,我的老家揍是这个坡——罗山!不过是一篇网上流传很有些粗糙的视频,然而,几乎没有什么粉丝的情况下,最终点击率居然破了5万!着实吓了我一大跳!

紧接着带你寻找那些还没开发的罗山风景(二),点击率再次破几万,并被多个公众号转载,甚至到现在,你百度罗山风景,立即就能跳出多个这个内容的链接。

这使我深深明白,大部分远离家乡的人,和我一样,不论他走了多远,多久没有回去过,家乡永远是自己内心最深切的关怀。而这种情感,往往又随着年龄增长愈久弥坚。

老家豫南就是这样在大家的不苛责的关注中,慢慢成长。很多人都以为这背后不是一个人。

怎么说里,这里面每一篇文章确实都是我自己一篇篇的编辑的。

很多时候,工作忙碌;有些时候,文思枯竭;有些时候,生活烦躁;有些时候,心情沮丧;有些时候,疲惫不堪;就些时候,就想偷偷懒,但想到自己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就是哭着也要更新下去,奋战到凌晨2点也在所不惜……

但这里面又仅仅是我一个人,如此庞杂涉及故乡方方面面的内容,能很好的呈现,还得益于那些家乡可爱的人们:马哥、清荷飘香、三山居士、信阳老九……这些在家乡守候的摄影师们一帧帧新鲜照片;

吴文庆、张旭军、吴晓军、谢应军……这些和我一些喜欢用文字记录故乡的游子;眼镜婆婆、黑马王子、平常心、顺遇而安、白菜兜子……这些始终在留言和社区默默支持老家豫南的粉丝;

还有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的提供线索和信息的老乡,更还有长期关注不离不弃的广大粉丝,没有你们的强力支撑,或许,老家豫南早已沉寂。

到今天,在没有任何推广、任何投票活动的情况下,在曾停更两月的情况下,老家豫南是信阳区域内少有的既开通了赞赏,又开通了流量主的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

然而,随着粉丝的增多,微信公众号愈来愈来多,如何提供更加精彩的内容,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我一己之力,常感力有不逮,局限颇多,比如本公众号虽名为老家豫南,但由于个人生活地域所限,大部分内容还是关于罗山较多,内容也叫为单一。

在互联网时代,独狼式的单打独斗很难成气候,也难以走远。老家豫南想做成大家可以时刻了解家乡、回忆故乡的网上精神家园。

我没有打算让他能提供我的生计,实际上,我花在这上面的精力,远大于得到的金钱回报。

除了一两个老乡老友友情广告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广告(文章底部的广告是微信自带开通的,你点一次,腾讯给两毛钱公众号,哈哈)我拒绝了所有不靠谱的微店广告,倒是做了数十次公益募捐的文章。当然,为了老家豫南走的更远,我们热烈欢迎靠谱的厂商来做靠谱的广告……

说了这么多,和七夕约会,有一毛钱关系吗?

必须有!为让老家豫南更好看,老家豫南要做成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正式向各路乡亲(信阳各县老乡均可)约稿。

这个平台需要欢迎这类稿件:

1.描写家乡山水风光的文字或照片(参考如下)

走遍豫南丨豫南“小汉口”——红色名镇光山白雀园!

走遍豫南丨”鸡鸣闻三省“豫南小黄山——商城黄柏山!

走遍豫南 丨探险大别山秘境——韭菜崖!

乡情丨信阳甘岸镇孔庄,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庄!

2.故乡生活、学习或工作回忆,或信阳人在外地打工生活的文字或图片

重回母校倒座中学,找寻曾经的少年时光!

顺丰小哥被打圆满解决了,信阳百万农民在京打工的那些遭遇永远湮没了!

乡情丨带你去看罗山南部最美山乡——山店!

乡情丨那些年的夏夜,我们在老家稻田抓泥鳅!

3.记录故乡人文风俗、美食,地方特色的文字或图片

曾在豫南农村常用的农具,看你还认得几样?

馋死人的信阳老家土特产,千万不要半夜打开哟!

史上最全罗山童谣,读完让你重回那无忧的儿童时光!

4.描写信阳家乡历史事件、人物记录或故乡诗歌

一首诗,让你阅尽罗山三千年的历史与沧桑、人文与风景!

老乡作了一首吟唱家乡的诗,结果刷爆彭新人的朋友圈!

追忆杨绛、钱锺书在罗山、息县“五七干校”生活往事

每一篇采用的稿件,会依据点击情况支付稿酬,当然可能不会很多,因为公众号目前的收入渠道很窄。我们更希望有你的图片或文字,老家豫南——我们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加精彩!

投稿邮箱:iyo333@qq.com

沟通微信:37096414

今天七夕,老家豫南想你发出邀约,约吗?

往期推荐(点击标题)

走遍豫南 丨探险大别山秘境——韭菜崖!

史上最全罗山童谣,读完让你重回那无忧的儿童时光!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发帖讨论
(0)

相关推荐

  • 我已失去家乡只剩故乡

    我已失去家乡只剩故乡 放假前,同事问我:你在哪里过年? 我一怔. 我在哪里过年? "哪里"就是那里,是老家,是家乡. 可我的老家仅存数根树.一方池塘 和一幢快要倒塌的老屋. 据说, ...

  • 七夕节影单,《小妇人》《荞麦疯长》等上线,你最期待哪一部剧?

    七夕节将至,看电影一向都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今天,就跟大家来盘点一下,七夕节有哪些电影上映. 1,小妇人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编剧:格蕾塔·葛韦格 主演:西尔莎·罗南.艾玛·沃特森.佛罗伦斯·珀. ...

  • 如何用增长思维4步法,做七夕节创意营销策划?

    诸葛君说:七夕节就快到了,每年的七夕,作为一个市场运营人,一个有创意的营销活动必不可少,那么有创意的营销活动应该如何去策划呢?以及如何去落地呢? 本文就将从增长的角度来重新定义活动策划的思维流程,增长 ...

  • 『古诗词』关于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词大全赏析目录

    关于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词大全赏析目录:1.七夕(白居易)9.二郎神(柳永)17.七夕夜女歌(未知作者)2.七夕(崔颢)10.七夕(罗隐)18.迢迢牵牛星(未知作者)3.牵牛织女(杜甫)11.他乡七夕(孟 ...

  • 酒乡岸上的七夕节

    这些年,七夕节被无限地扩大了,成了男欢女爱的平台,承载着真真假假的悲哀.把神话演绎成必然,把虚无注定成现实,把未来供置在祭台,去加压祭拜.于是多了节日,多了苦叹,多了言不由衷的忏悔.节与不节又有什么稀 ...

  • 七夕节不给老婆发红包的下场

    各位老夫老妻们,你们的七夕过得还好吗? 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观摩了两组风格迥异的老夫老妻式七夕节.不知是否有代表性,我估计大多数没发朋友圈的,才更有代表性吧? 第一组是革命同志式的:双方握手,相互慰问一句 ...

  • 七夕节的习俗

    祭月之仪,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 婚育恋曲,作为古老的汉族节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 ...

  • 七夕节的来历-七月七鹊桥会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 ...

  • 七夕节: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日, 传统的七夕佳节. 传说这一天, 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故有"鹊桥相会"的传说. 这一天,也是乞巧的日子, 灵巧的女孩子们会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 以及美满 ...

  • 有故事的七夕节

    晚上六点钟老公打来电话:"今天七夕节嘞,咱咋过啊?" 我轻笑:"咱这老夫老妻啦,还赶这时髦啊?" 老公说:"七夕节不是个欢庆的节.你看这牛郎织女一年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