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黄玉兰【松源乡情】

梅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黄玉兰

黄玉兰
黄玉兰 (1905-1981) 梅县区松源横坊村喜从堂人。原籍梅江区梅城下市禄善堂,1922年梅县女子师范学校就读,1924年受聘留校任校。1925年12月19日,成立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梅县分会,李雾仙任主席,黄玉兰任执委。1926年2月,省妇女解放协会执委邓颖超、张婉华以省国民党部特派员身份先后来梅推动革命运动,同年冬黄玉兰经邓颖超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926年夏,黄玉兰、李雾仙受党组织委派到广州,在省举办的全国妇女解放运动讲习所学习,后李雾仙被派往苏联,黄玉兰留讲习所学习。国民党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黄玉兰奉命与周恩来秘书麻直联系,不幸麻直被国民党特务跟踪,后俩人均被捕。1927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张发奎、黄琪翔、叶剑英等率部南下广州,在四军的营救下,黄玉兰等100多位革命同志得以释放。后黄玉兰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工作,参加了同年12月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后被捕叛变)、周文雍、恽代英、杨殷、叶剑英、聂荣臻等中共领导人发起的广州起义。
温卓峰、黄玉兰夫妇与儿子合照
广州起义失败后。黄玉兰等被国民党通缉。她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宣传科科长的温卓峰(原国民党梅县县党部成立宣传部)跟随叶剑英等一起,经水路撤到香港九龙。在九龙期间与温卓峰结婚。温卓峰不久旧伤复发,经中共南洋临委(设在星加坡)负责人傅大庆同意,温卓峰夫妇到星加坡养伤并在怡保搞侨务革命活动,后被当地殖民政府通缉。1933年南洋临委党组织要求他夫妇俩回国隐蔽革命。时值国内革命低潮,南方各级党组织基本已被敌打散,同时南洋临委授意他夫妇,没有香港党组织通知,不得主动找组织联系。黄玉兰夫妇只好先回老家松源等候指令。1934年温卓峰受骋松源梅蕉六甲中学任教,后任校长。1936年3月15日,温卓峰因旧病复发,医治无效在家逝世。后黄玉兰在家养育子女操劳家务,1952年土地改革时她家被错划为地主。1958年黄玉兰被摘掉地主分子帽子,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又被戴上地主分子帽子。曾遭批斗等不公待遇。后幸得到邓颖超等中央和各地老同志,为黄玉兰证实其革命历史。1981年9月2日,梅县人民政府发文将黄玉兰家庭成分改为中农。后黄玉兰在梅县和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全国妇联等有关单位任职。曾带病整理了不少珍贵革命历史资料和写有百万字的《在革命的洪流中》一书。于1981年11月25日,黄玉兰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6岁。

1926年2月2日,梅县妇女协会成立。会员达2000多人,广大妇女积极投身革命运动。

内容来源:《松源乡情》第十期,总第16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