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事情,这批90后究竟有多猛?

    这群青年人,里头有中国人的样子。

    一百年前的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泥潭里。

    山河动荡,风雨飘摇,充满了杀戮、流亡和苦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有这么一群青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给羸弱不堪的中国续命。

    今天,我想讲讲这群青年人的真实故事。

    ▲《觉醒年代》剧照

    01

    1904年,一批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决意改变中国,成立暗杀团。

    图谋以刺杀入手,瓦解大清统治。

    暗杀名单的第一个名字:慈禧太后。

    一副圆框眼镜,一身长衫,文质彬彬的青年蔡元培,加入暗杀团。

    他认为,暗杀要想成功,必须要用快速、便捷且易伪装隐蔽的武器。

    于是,炸药成为最佳选择。

    都是一群玩弄笔墨的青年人,去哪里搞炸药呢?

    蔡元培决心自制炸药,在学校附近的出租房里做炸弹。小巷里时不时传出“砰”的爆炸声,街坊邻居都以为是爆炸爆米花的人又来了。

    无师自通的蔡元培,经多次试验,在以差点炸死自己的代价下,研制出炸药。

    ▲蔡元培

    同年11月,暗杀团成员章士钊在上海刺杀前广西巡抚,行动暴露,暗杀团被清政府端了老巢。

    第二年,革命家吴樾身磅炸弹,前往北京正阳门火车站,刺杀清政府出国考擦的五个大臣,砰然巨响,天崩地裂,吴樾牺牲时,年仅27岁。

    据说这次炸药,就是来自蔡元培之手。

    慈禧听后,大惊失色,下令全城戒严,并把宫墙加高3尺。

    这次行动的失败,也让暗杀慈禧的任务不了了之。

    ▲革命家吴樾

    但吴樾的爆炸,是向满清政府投出的第一枚炸弹,唤醒了昏睡的国人。

    国父孙中山亲写祭文:爰有吴君,奋力一掷!

    随后,席卷全国的辛亥革命势如破竹,建立了民国。

    可所谓的民主共和,成为军阀手中的玩偶。

    今天这个军阀搞共和,明天那个军阀玩复辟,你方唱罢我登场。

    总统换了好些个,但没有任何起色。

    中国还是列强刀下的鱼肉,任人宰割。

    国家依旧贫瘠,百姓依然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国家,让人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很多青年开始反思:什么明明革命成功了,却看不到半点的希望?

    02

    总要有人站出来,为中国做点什么。

    去探索中国的未来,做出一些牺牲。

    那些站出来的人,除了吴樾,还有陈独秀。

    吴樾在行刺前,曾和陈独秀互争北上的暗杀任务,陈独秀没争赢。

    看着军阀轮流当权,陈独秀和蔡元培有同样的反思:仅仅依靠暗杀不行的,要改变中国,必须找新的方向。

    ▲《觉醒年代》剧照

    蔡元培选择了教育救国,而陈独秀选择了革命救国。

    他创办《新青年》(前身为《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

    其杂志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提出中国新青年的六大标准: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所过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他向封建文化中最落后、最保守的儒家三纲发起猛烈攻击,

    他被保守派视为异端,成为众矢之的。

    这还不止,他鼓吹学生、工人等各阶级,向北洋政府施压,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他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自己走上这条路,还带两个儿子走上这条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辞去总书记一职。

    很多人都知道他犯了机会主义的错误,被开除了。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大革命中,他痛失两子。

    1927年,长子陈延年,被蒋介石派刽子手,乱刀砍死,年仅29岁。

    ▲陈延年

    1928年,次子陈乔年,被捕后英勇就义,年仅26岁。

    ▲陈乔年

    同年,长女陈玉莹,欲为二弟收尸而不得,悲愤之下,呕血而死。

    有人闹革命,是为了打倒旧皇帝,自己做新皇帝。

    有人闹革命,是了荣华富贵,封侯拜相。

    而陈独秀呢?为的又是什么?

    细细数来,他付出一切,收获的只有痛苦和悲怆。

    ▲陈独秀

    也许从后来发生的事情中,就能知道答案。

    1932年,他被国名党逮捕,原本他有机会脱身的。

    好友章士钊辩解说,他已被共产党开除,是“反共”人士,应该“无罪”。

    结果他却说:章先生说的他个人的意见,不代表我的意见,我本人的声明,就是我的意见。

    在他声明的文件中,大骂蒋介石政府是”误国政府“,主张推翻祸国殃民的民国政府。

    最终陈独秀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入狱13年。

    后来西安事变,蒋介石被囚禁。

    身在大牢的陈独秀,得知消息后,托人备了酒菜。

    先斟满一杯酒,高呼:“大革命以来,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烈士,请受奠一杯,你们的深仇大恨有人给报了。”说完把酒酹撒在地上。

    又斟第二杯,呜咽起来:“延年,乔年啊,为父的为你俩酹此一杯!”

    一时老泪纵横,痛哭失声。

    把自己的青年,连同儿女的青年,都贡献给了这个国家。

    原来还有人闹革命,只是为了让国家变好变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那个杀人放火金腰带的年代,这样的理想,听起来,多少有点傻。

    03

    这样傻的人,不止陈独秀。

    还有青年李大钊。

    1919年,30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给处于危难之中的中国,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那时主义泛滥,政派林立,谁都不知道这个新主义是否真的适合中国。

    陈独秀不知道,李大钊也不知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走入工人,了解工人的生活。

    随后又深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深知工农的力量有多强大。

    李大钊先生在《新青年》上写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样的言论,对于统治者来说,无疑是一颗炸弹.

    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李大钊被张作霖捉拿入狱。

    在审讯室里,敌人进行严刑逼问,为了让他供出同伙,用竹签插入手指。

    你很难想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如何扛住这样的酷刑。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大钊先生扛下的,不是酷刑,而是中国的希望。

    虽然遍体鳞伤,他还是咬着牙,给一同被捕的青年狱友,讲解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北方的铁路工人们,组织了敢死劫狱队,准备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他。

    他知道后,极力反对,他说:在在敌人严密警戒下,劫狱是一种冒险行为,事实上是不会成功的.我为革命牺牲,是光荣而应当,我不能再要同志们冒险了,现在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

    社会各界名流都为营救李大钊,四处奔波。

    张学良也劝说张作霖,不要对李大钊处以极刑。

    但公开叛变革命的蒋介石,给张作霖发了封密电。

    最终李大钊先生被绞刑杀死,年仅39岁。

    革命是要流血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除吴樾、李大钊、以及陈独秀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之外,

    还有秋瑾、方志敏、赵一曼……

    他们在乱世之中,以死亡的方式,唤醒昏昏沉睡的世道民心。

    ▲《觉醒年代》剧照。五四学生们,都抱着一种“以死唤醒民心”的决绝

    他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我听过人世间太多感人的好故事,可这些人的故事,却是听过的最动人故事。

    04

    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

    记得上学时,学校总会放一首《歌唱祖国》。

    记得开头歌词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当时年少,并不明白其中含义,如今了解到背后的多灾多难后,顿时泪目……

    ▲祭·英烈烈士纪念日——中国的未来,拜托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马革何须裹尸还。

    这群青年人,前仆后继赴死,只是为中国争一个光明的未来。

    是为了新生的孩子,成长在没有战争的世界。

    是为了此后的中国,不用再做任何人的奴隶。

    曾经我觉得那个时代离我们相差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与其关心遥不可及的战乱,倒不如刷视频打游戏,起码能图个开心。

    现在才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革命先烈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我们要记住,他们是为我们而死。

    这些发生百年前的故事,值得我们告诉后生晚辈,这群青年人有多伟大。

    1919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写到: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愿今日青年,能继承百年前的青年精神。

    先辈们没输给战火,没输给贫穷,我们也不能输给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愿今日青年,都能说出:中国有我,未来可期。

    中国的未来,拜托各位了。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