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平生功业|惠州 罗浮山脚下 诗人与仙姑
罗浮山之所以闻名中国,与苏轼有着极大的渊源——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美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苏轼入惠州时游罗浮山的名作,由此,诗人正式把自己的籍贯改为了惠州。
当然后来他还任性的改籍贯为海南,这是后话。

话说在罗浮山,有一座会仙桥,流传着一个关于苏轼戏仙姑的民间传说。
说这苏老头在山里游玩间偶遇一漂亮村姑,诗性大发——
寻幽探胜入罗浮,乘醉策仗觅归途
雨后山花香更美,村姑回眸胜仙姑
村姑白了诗人一眼,回了一首——
东坡游罢过西湖,举杯邀月作狂徒
是非只因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
然后飘然而去,诗人听罢一身冷汗,知道是遇到仙人了。
当然,这就是罗浮山当地人编的段子,毕竟两首诗,无论从格调还是韵律上看,都透着一股打油诗或定场诗的民俗风情。

除了诗人的光辉,罗浮山另一样宝贝是一种叫百草油的小小药油,非常好用。
此地蚊虫狂嗜,腿疾成岭,我涂抹百草油后,几秒钟内,腿部痒痛即止。
我来到罗浮山,刚进入景区,大雨即倾,只得觅一清净凉亭凭栏观雨怀古,又要提到另一个关于苏轼的传说了——

据说诗人一次游山途中也遇到大雨,加上宿醉,不慎摔伤了脚,这时一位村民拿着一把草(蒿草)敷在他的伤处,很快,诗人又可以走路了。
这个应该也是当地人编出的善意的段子。
我立亭栏,但见雨势不减,只好以诗佐雨咯——
仙人卧榻处 罗浮山下借亭戏雨
其一
百瘴之地生百草
仙人醉行谶足蒿
别论雨晴分南北
举杯箸荔彩云朝
其二
凭栏听潺蛇虫扰
花衫麻辫好身腰
君子闻茗敢亵玩
夜色微醺惹风骚
看雨渐歇,我便试着往山上走走。此刻空气清新,草木生情,茫茫山野竟无一人。
我起初还以为罗浮山人气不旺呢,等雨过天晴,游人们仿佛天降,山路很快就嘈杂了起来。
我的兴致已尽,遂与仙人就此别过。
谢谢观赏,再见
一场雨拉近了我与坡翁的距离
古情今韵,很多事都要凭缘分,赶是赶不来的
无犀 原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