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楷书《演连珠》,王羲之真传
虞世南楷书《演连珠》,王羲之真传,内秀型的,美得很
唐代楷书高手有很多,大家最熟悉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至今仍是书法初学者的最爱。
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欧阳询和颜真卿等人的楷书,能千年不衰,被奉为经典呢?个人理解,最主要的就是规范性和严谨性。他们的楷书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审美那么简单,在书法史上,它们可是被当作标杆去学习的。
除了上面说的几位,唐代还有很多楷书名家。比如虞世南,他的楷书水平,别具美感,放在书法史上,也是一流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虞世南的楷书经典《演连珠》,王羲之真传,内秀型的,美得很。


虞世南的书法老师是智永,智永又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从这层关系上讲,虞世南可以算做是王羲之的第八代传人。唐代很多学王羲之的高手名家,论辈分来讲,只能算是虞世南的传人。
再说这篇《演连珠》,从整体风格上讲呢,仍不离唐楷工整端庄的大框架,法度性也是非常的强。可是呢,这种表现和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风格还不一样,个性表达的不是那么明显,显得更为温润典雅一些。


看了虞世南的楷书,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你说他学的是王羲之,可字里行间,也没看出有王羲之的味道啊?
那我问问大家,王羲之的书法是什么味道呢?后世书法家曾用“遒媚”这两个字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可是,这只是概括性的,没法体现出用笔的细节特点。大家看一下王羲之的楷书,那种风格和咱们熟悉的行书表现形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再者说,智永才是虞世南的直接老师,虞世南的风格主要是受智永的影响。大家留意虞世南的“钩”的写法,出锋短且厚实。有人就评论说,这种风格就是从智永那里学来的,并且影响了很多的初唐书法家。
王羲之的书法,就像是书法史上的一座宝藏。后世取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家,没人有能力将这座宝藏全部搬回家,为己所用。就算是学王羲之比较成功的米芾、赵子昂等人,也只是抓住了王羲之的某些特点而已。从这个层面上讲,虞世南不那么像王羲之,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咱们再聊聊楷书学习。有些朋友在学习楷书的时候,非常容易钻小胡同。比如学欧阳询,他就低头只学《九成宫》,并且排斥《九成宫》之外的所有风格。在学习初期的时候,这么做是对的,可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宽一些,多吸纳一些不一样的审美元素。这样,才能将我们的楷书写得更加有味道,不至于僵化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