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77~劫驾长安(三)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颖不自量力逼反王浚,刘渊父子龙归大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2篇 当司马越讨伐司马颖时,司马颙权衡利弊,决定站在司马颖一边,派右将军.冯翊太守张方前去救援,因为他们曾多次联合行动,在外人眼里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司 ...
-
三国城乡结合部物语:刘渊进城记
本 文 约 12010 字 阅 读 需 要 30 min <三国演义>以"三国归晋"收尾,而更早流传的<三国志平话>的最后,是"刘渊兴汉巩皇图&q ...
-
读通鉴(175)这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读通鉴(175)吃人的时代 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 春,正月,丙午,乐广以忧卒. 长沙厉王司马乂屡与大将军司马颖攻战,击破之,前后斩获六.七万人.而司马乂未曾欠缺奉上之礼:城中粮食日窘,而士卒无离 ...
-
难解之谜:为什么几乎被华夏文明同化的南匈奴,成了西晋的掘墓人
晋武帝司马炎生前煞费苦心,布下了皇族.士族.外戚.宗室四方势力相互制衡的格局.期望傻儿子晋惠帝能够玩好平衡,将西晋王朝延续下去,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在他死后仅一二十年,西晋就在八王之乱的动荡中苟延残喘 ...
-
激荡四百年:王浚攻陷邺城司马颖逃亡,刘渊趁机开国立业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3篇 在离石完成对匈奴的改组后,刘渊派出左於陆王刘宏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协助司马颖麾下的王粹对抗司马腾. 然而,还没等到刘宏赶到战场,王粹已经败了,刘宏无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5~劫驾长安(一)
公元304年9月10日,司马颖率邺城百官恭迎惠帝司马衷临幸邺城.司马衷乘坐在由六匹骏马拉掖的金根车上,卤簿隆重无比. 如此庄重的迎驾场面是司马颖有意安排的,用意其一是炫耀武功:其二是圆谎,毕竟此前他出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6~劫驾长安(二)
司马颖并没有等到登基的吉日,就收到了来自北面的坏消息,幽州都督王浚带着乌桓.鲜卑的骑兵联合并州都督司马腾进攻邺城,冀州已失,不日就要兵临城下了. 王浚是西晋文学家王沈的私生子.王沈早年一直看不上王浚,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8~劫驾长安(四)
司马颖站在邺城的城头,已经是万念俱灰,被派出收拢匈奴五部的刘渊离开邺城后就如泥牛入海,音信全无:坏消息倒是一个接一个传来--北中郎将王斌在王浚和司马腾的夹击下大败,随即司马腾邀击王粹,王浚则继续北进,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9~劫驾长安(五)
经过五天的风餐露宿,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洛阳.同邺城一样,洛阳也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当初司马越传檄天下讨伐司马颖,作为政治盟友,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二万支援司马颖.张方走到半路,便收到了司马越大败,皇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0~劫驾长安(六)
河间王与范阳王僵持了三个多月,双方都不敢贸然动武.但局势逐渐对河间王不利,是去是留,河间王也难做决定.上头没态度,张方也就继续在洛阳潇洒.转眼到了十一月,天气渐渐转凉,张方觉得洛阳没意思了,自己该玩的 ...
-
捋一捋八王之乱||~1~乱臣贼子
公元291年至306年,西晋王朝司马氏皇族内部因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历时16年的动乱,期间,"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 ...
-
捋一捋八王之乱||~2~太康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西晋六路大军南下,一举吞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归晋.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历时96年的动乱年代结束,中原大地进入了一个十年的和平时期,史称&q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分封诸王
公元264年,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为篡夺曹魏政权做最后的准备,恢复了西周时期的五等爵制."是以先帝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l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白痴太子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改国号为永熙,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在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为皇后杨艳所生.他有一个哥哥,二十六个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