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总有一些人,他们活过,然后死去
相关推荐
-
先入为奴——文学与人生
以往"先入为主"这个词只是形容顽守初印象的思维方式,但听了老师分析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以后,我意识到人的悲剧很多时候是由人自身的自大而造成的,同样也适用于阅读 ...
-
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性暴力叙事
这个文本的故事很简单,即:"整起事件很可以化约成这第一幕:他(李国华)硬插进来,而我(房思琪)为此道歉."这是这个文本最核心的故事,这一简单的语句可以让读者直接体会到这个性暴力叙事 ...
-
郁达夫《茫茫夜》:于质夫的三段“恋”
在<茫茫夜>这个文本中,它的结尾戛然而止,因此作者之后所写的<秋柳>接着这个结尾,两个文本连接在一起形成比较完整的叙事.可以简约成吴迟生-于质夫-海棠.碧桃这样一个连接.在分析 ...
-
《卡门》中的性逆转叙事
这个文本的连接是卡门-唐何塞的关系.这对关系中,唐何塞自始到终都是被动的角色,而卡门是拥有着强大的自我主体性的"魔鬼",有论者将卡门称之为"恶之花".文本中 ...
-
见证中国独立影像:幸存者与神圣人(五) 完结篇
本章节为媒体研究者周湄撰写的<影像见证:幸存者和神圣人>的最后一个部分.全文洋洋洒洒近五万字,周湄通过接触这些导演与他们的作品,并结合对观影空间的感受,探讨影像写作与公共议题.社会参与.历 ...
-
东西《后悔录》中的性压抑叙事
这个文本可以将性看作是权力压抑的典型文本,把话语权力看成是否定性的效果:排除.拒斥.否定.阻碍.掩藏等等.这是福柯前期研究所采用的角度,后来他认为否定性的权力概念不够充分,即在<性经验史> ...
-
当梦想照进现实: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能活成理想的样子
Come Close Now Christa Wells - Feed Your Soul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生活 ...
-
福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
福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0.15-1984.06.25 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 "话语即权力"提出者 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被人引述最多的人文 ...
-
《新京都文艺》作者:柯美柘《太常引·秋活》总918期2021年267期③
请点⤴ 新京都文艺关注公众号! 喜欢常来看看!这里有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太常引·秋活 作者:柯美柘(一木一石) 月团赏月是中秋.玉镜半空浮.今夜乱云收.笑玉兔.良宵乐悠. 秋分 ...
-
【赣雩文艺】作者:柯美柘《太常引 秋活》总1071期2021年277期④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太常引 秋活 作者:柯美柘(一木一石/江西) 月团赏月是中秋.玉镜半空浮.今夜乱云收.笑玉兔.良宵乐悠. 秋分气候, 平明露重,果累谷丰收.秋种火田畴.看峰岭.丹枫火流 ...
-
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
-- 汪曾祺说:"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 ...
-
福柯《性史》:换个角度理解“人”
<性史>,是福柯生前最后的著作,虽说笔风不如以往作品那么犀利,但其思考的深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心灵融入,我觉得是最浓的. 根据人们望文生义的认知特点,以及停留名人名句的阅读惰性,大多数人对福柯 ...
-
表盘只有一颗圆点,摩凡陀总能让人一眼认出
Mary Leach第一次来中国是14年前,她在哈尔滨呆了几天. 如今Leach是MOVADO摩凡陀的首席市场官,今年3月巴塞尔表展前夕,她出现在瑞士达沃斯. 最深可达一米的厚厚积雪让这座小镇看起来很 ...
-
护工陈阿姨,总能给人带来思考
母亲.陈阿姨与医护人员合影. 护工陈阿姨,成了"现象" 前段时间,我写了<护工陈阿姨>和<护工陈阿姨,她还好吗?&g ...
-
为什么有些人“越活越感到废掉了”,原来是自己
切记要想废掉一个人,就是让它什么都不做,感恩鼓励你学习的人,感恩鼓励你健身,赚钱,美丽的人,一定要和有能量的人在一起,她会感染你进步,懒惰的人,会拉下你不进步,要学习. 我们很多时候感到无助,感到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