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被看”,鲁迅隐藏在《孔乙己》背后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相关推荐
-
少年说||默默(49):《孔乙己》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孔乙己>.这一篇小说讲了一个四五十岁的"童生"身上发生的事. 小说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孔乙己首次出现时的情形.第一句"孔 ...
-
咸亨酒店人那么多,讲故事的为啥偏偏是小伙计 | 杨早·早茶夜读230
230丨孔乙己 杨早金句 在此之前, 中国的小说还只是在故事里面打转. 咸亨酒店人那么多 讲故事的为啥偏偏是小伙计 文/ 杨早 大家好! 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杨早. 经过这么一周的公号阅读,相信大家 ...
-
孔乙己错哪儿了?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前天,写了一篇关于水浒中人物名字的考证文章,题目是<惭愧!水浒中的这个人,我一直都读错了!>. 说的是自己忽然 ...
-
郑龙武:一个“苦人儿”的悲剧 —— 浅析鲁迅小说《孔乙己》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引言 鲁 ...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鲁迅的《孔乙己》
鲁迅生生的小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孔乙己>,高中时读它,便觉得孔乙己很可笑,我跟鲁镇酒店里的那些客人一样,把孔乙己当成了一个可以随意取笑的小丑. 很多年后,我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沉沦了几 ...
-
解读鲁迅先生《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凉,是一群人的狂欢
解读鲁迅先生《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凉,是一群人的狂欢
-
鲁迅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初看以为是病句,细想痛彻心扉
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退出历史之舞台,那时的中国,只能用内忧外患四字来形容,内忧是国力贫弱,军阀割据,外患是列强入侵,格局动荡. 从一八四零年开始,到一九一九为 ...
-
重读《孔乙己》才看懂了其深藏的东西,才理解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它
鲁迅先生很擅长刻画人物,他的作品中基本都是以形象特征很明确的人物为主导,推动故事进行.引导出内在的深层含义.祥林嫂.华老栓.闰土.阿Q等等人物,都是能体现社会现象的经典形象. <孔乙己>是 ...
-
年少看不起孔乙己,看懂已是鲁迅笔下人
" 少年不知愁滋味, 中年方懂万事难. " 作者:Echo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于上海逝世. 秋日的清晨,寒意萧索,无声地烙下 ...
-
鲁迅:孔乙己的图,我看是好的
<孔乙己>插图 刘岘绘 1934年5月18日,鲁迅给刘岘的复信中这样写道: --孔乙己的图,我看是好的,尤其是许多颜面的表情,刻得不坏,和本文略有出入,也不成问题.不过这孔乙己是北方的孔乙 ...
-
一图看遍花博会隐藏打卡点
一图看遍花博会隐藏打卡点. 5月21日,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就将开幕,关于花博会的很多美景已经剧透,但有一批隐藏打卡点最近刚刚曝光. 整个花博园区差不多有两个东平森林公园那么大,用餐.住宿.商务活动都要配 ...
-
年少不知其意,读懂已是中年:再看孔乙己,我们并没有比他好太多
"窃书,怎么能算偷呢-"在琼瑶起诉于正,郭敬明抄袭,文学作品仿写和网络小说洗稿泛滥却大都无疾而终.草草了事的时候,这句话成了一句看客和观众们最常用的讽刺用语,无疑代表着读者咬牙切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