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萍:那棵榆树【17同题·非虚构】
相关推荐
-
青未了|永远的老屋
二十年前的正月初四,家里的老屋被推倒了,年近古稀的父亲要翻盖这五间透风漏雨到不能再住下去的老屋. 赶回家的时候,屋草已被掀掉,房梁也已拆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四壁.我们持了工具,一片一片地将墙壁推倒. ...
-
当代散文‖【老屋】◆董丽
作者简介 董丽,公司职员,淄博桓台人,喜欢看书写字,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和公众号平台发表. 老屋 回老家,参加本家一个奶奶的白事,本家奶奶已近百岁,耳不聋眼不花,无 ...
-
榆香弥漫亲情浓
陈金丽 故乡的榆树开花了,榆钱在枝头上饱满地绽放,绿油油的,鲜亮亮的.榆钱有点像缩小版的铜钱,它是我们孩提时最喜欢吃的美味,榆钱塞在嘴中,散发出丝丝甜润-- 我家院落里有两颗榆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当榆 ...
-
榆树开花了?我仿佛是瞎了,看不到
说起路边的树,小时候有这么一句俗语,叫"桑柳榆槐大叶杨".意思是城市里的树(北方),十有八九都是这几种.现在绿化搞得好,树种也逐渐丰富,但这几种仍然是绝对的主流. 对于改革开放之后 ...
-
我家的榆树
我家的榆树 春风骀荡,在新叶抽芽初绽的季节,上下班的路上,万木处处争着春的生机.其中,有一团嫩黄的绿色像化不开的云雾,每当瞥见,似乎飘荡着光阴里的故事. 是的,这是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一直葱绿在 ...
-
故乡的树
也许是老之已至的级故吧,近年来,我总爱思乡怀旧.故乡那巍巍的背山,那潺潺的绿水那淳厚的民风,那善良好客的乡亲,那历久弥浓的乡情,时时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清晰地映现出来,也常常构成令我流连陶醉的梦境.这大概 ...
-
杨旭萍:润物细无声【06同题·非虚构】
润物细无声 文/杨旭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国千百年来灿烂夺目的传统文化,如绵绵不绝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广袤的大地,让一粒粒生命的种子,在这片 ...
-
杨旭萍:破晓【07同题·非虚构】
破晓 文/杨旭萍 历史的东方总是一样的崭新,总在破晓着一个又一个黎明前的晨雾. 李大钊有言:"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 ...
-
杨旭萍:匆匆【13同题·非虚构】
匆匆/杨旭萍 从家乡保德县到五寨县,从五寨县到忻州市--每一次的风雨征程,我都希望早一天结束,早一天到达征程的终点.但是,这一段征程,无论多么艰难,多么泥泞,多么持久,我都希望永远走不完,走不到尽头- ...
-
杨旭萍:翅膀【14同题·非虚构】
翅膀/杨旭萍 每个人的成长,犹如大鹏的展翅飞翔,双翼搏击,彼此和谐,互为协作,成就了一代代英豪才俊,装展了人间完整的绚烂宏图. <庄子·逍遥游>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
甄小龙:海的对话 【17同题·非虚构】
海的对话/甄小龙 班车行驶在机场高速上,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海平面,仿佛听到大海说:"老弟,麻烦你给我的前世带句话,就说希望已经成为世界屋脊的他能够绿树成荫,不要再让咱们的子孙 ...
-
林潮: 孩子,勇敢地走光明之路 【17同题·非虚构】
孩子,勇敢地走光明之路/林潮 武汉的六月,珞珈的山,东湖的水,早晚凉爽,中午燥热,男士穿着短裤短袖,女士穿着长裙短裙,穿行于绿道.荷池里的莲花隔两片荷叶就生出一朵来,大部分含苞待放,小部分已经怒放, ...
-
蘑菇:树荫下的童年 【17同题·非虚构】
树荫下的童年/蘑菇 姥家院子里有棵老杏树,龟裂的树皮,虬劲的枝丫,一路扭曲,穿破西跨间的房顶,再把树冠像伞一样撑开,把老屋罩得严严实实.树极高,但只要上到房顶,那些枝丫就触手可及,童年的暑期,我常常 ...
-
侯俊华:梧桐花 【17同题·非虚构】
梧桐花/侯俊华 在我办公室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有几棵梧桐树.每到梧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去看一看,闻一闻花香.拍几张照片,站在梧桐花下,进行一次心灵的修补.释放或洗礼. 这几棵梧桐树是生长在一个小区 ...
-
杨旭萍:不负韶华【01同题·非虚构】
我的平凡世界 文/杨旭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四十年的岁月只在一晃间.回首再回首,平凡中还是平凡. 苦中有乐话童年 一个地地道道的杨氏贫苦家庭,以几亩薄田无法维持生活,又以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