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华专栏】徐渭从书到画的观念演变
相关推荐
-
【艺术研究】徐渭绘画特色(一)
徐沁<明画录>中曾记载"文长中岁始学画花卉,初不经意,涉笔潇洒,天趣灿发".由此可知,徐渭真正涉足绘画创作,当在中年之后.在徐渭自己编写的<畸谱>中,具体记 ...
-
强抱篆隶作狂草欣赏
吴昌硕1923年在上海刊行了自己的诗集<缶庐集>,其中的<跋<何子贞太史书册>>云:"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不能自解何肺腑,安得 ...
-
如何评价徐渭的一生?
在四十五岁时,徐渭曾自撰墓志铭<自为墓志铭>,其中说: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馀收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若文若干篇而已.他自知自己死前,身边断然不会有值钱之物,只有千 ...
-
徐渭:以一己之才,为何能成就明代书法绘画的半壁江山?
文/江南之春 徐渭画像 "青藤八大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是近现代书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对自己终生偶像致敬的一首诗.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有一 ...
-
【张东华专栏】“喜神”和宋代理学观念下的人品与画品的结合
<梅花喜神谱>的诗文与"喜神赞" 在考察与"喜神"相关的古典文献时,发现不少内涵丰富的"喜神赞"韵文.在古典文体中," ...
-
【张东华专栏】徐渭之画:诗之余观念的呈现
诗余画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这里的"诗",指歌词,即歌词要能表达一定的意义.这就是"诗言志"的源头.孔子云:" ...
-
【张东华专栏】纪念徐渭诞辰500周年|徐渭绘画题跋无年款之谜
翻检徐渭存世的绘画作品,我们发现,徐渭画中几乎看不到年款,我们对徐渭创作时间的认定主要是通过诗文上的时间来判断的,而在陈淳的画中十有八九是有年款的,这是"青藤"与"白阳( ...
-
【张东华专栏】折枝花卉画与儒家文化
中国画中的"折枝",从存世的作品看,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为折下的枝条,如宋代佚名画家的<花卉四段>: 佚名画 <花卉四段> 二为花篮,如李嵩的<花篮图 ...
-
【张东华专栏】“赏心只有三两枝”和折枝花卉画
折枝花卉以一枝代表整枝或全体的思想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意识是一脉相承的. <周易·系辞上>说: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简易而天下之理得矣." ...
-
【张东华专栏】博物图谱与折枝花卉画
"大抵儒生家多不识田野之物,农圃人又不识诗书之旨,二者无由参合,遂使鸟兽草木之学不传.惟本草一家,人命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只求说也." 郑樵认为对医用本草的识别&quo ...
-
【张东华专栏】中国画如何画?
人物画秉承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的传统,在当今的画展中以反映政治性的题材和历史画为主,也有纯粹日常生活的作品.而现代意义的山 ...
-
【张东华专栏】画照片的“危害性”——再论各省的美术联考
有人认为"画照片不是艺术略显武断",在这里有必要就美术联考话题进一步讨论"画照片的危害性". 众所周知,在摄影技术产生前,记录视觉形象主要靠文字的描述.绘画和雕 ...
-
【张东华专栏】纪念徐渭诞辰500周年|徐渭与青藤书屋
徐渭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