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董苏敏:【“织棉子”】(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编辑:张小鱼

主编:鱼儿姐姐

“织棉子”

文/董苏敏
 
前几天夜里做梦,好几次梦到老家柴厦里早已弃之不用的农村老式织布机。
其实,母亲在世时,早已当破烂处理掉了。
母亲过世已经七年啦,每当忌辰来临,哀思总是悄然涌入心头。多少次都想写点什么,但总是犹豫不决,不知从何处下笔,也怕自己文辞粗浅、词不逮意,表达不出母爱的平凡与伟大。近日连连梦见织布机,这分明就是母亲在“天国”那边提醒儿子,可以从这里起笔呀……
每年,指甲草花绽放的时节,母亲便在四合院老屋外另一小院清扫一块地方,而后插上三十多只缠满线丝的竹筒,并把它摆成扇子形,最后把这些竹筒的线一根一根拉到一起,合成股线。我们老家把这个过程叫作“折棉子”。母亲踮着一双小脚,飞快地从西头走到东头,又从东头走到西头,而后把那些集合的线缠在两头的铁棍上。那时若有计步器的话,这趟活下来,母亲少说也得走三四万步。整个过程需要不停地走,母亲额头上沁满了汗珠,线筒子相继发出哗啦哗啦地响声,与滴到地上的汗珠声完全融汇到了一起。
我觉得织布是母亲一年中最费事、最辛苦的一项工程,天天、月月都在忙碌这件事。
那些相似“木猴”状的棉花线穗子,是母亲和姐姐主要在秋冬季辛勤纺线(当地话叫纺棉花)的产品,当然,春夏季节农闲的时候抽空也纺一会。后来,妹妹长大了,也自然而然加入了这一队伍。
(老式纺棉花车)
纺棉花前,先用高粱穗颈杆裹上棉花絮,搓成约一尺长、两公分粗的空心棉花条,而后才是纺棉花。秋日傍晚,月亮高悬,母亲便把纺棉花车搬到巷口,与十多个邻居一边说笑,一边纺棉花,那场面决不亚于纺织厂的纺纱车间。冬天,就在自家土坑上操作。每天晚上,我便在母亲纺车的“嗡,嗡,嗡儿…”的节奏声中进入梦乡。
线纺好后,要拐线团、浆线子(即浆纱)、卷线筒,而后才是前面所讲的折棉子。
特别是浆线子,不仅又脏又累,而且讲究技术,既要调好面浆稀稠与线团多少的比例,又要注意蒸煮时间与火候。蒸煮完毕,立即用棒槌在石板上反复敲打,直到面浆与线团均匀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搭到粗一点的木杆上晾晒,半干的时候,还要用手将每把线团转着圈抻一抻。这样做,是为了分离和增强线条的柔韧度。每次浆完线,母亲累的总得好几天才能缓过劲来。
除大多数线条是纯白的颜色外,有时,也染一些桃红色、野鸡红色、粉色和蓝色的线,目的是织出色彩绚丽的花条纹或花格布。黑布,将织出的白布直接染黑即可,不需染线。
之后就是缠绕纬线穗子、印机子(即梳理经线,将每根经线穿入缯和杼,再卷到机头上)、计算布的宽度(即缯与线数量)、安装织布机【即安装机身、机头、踏板、缯(也叫篦子,土话叫蛇,就是把线当蛇一样穿过篦子)、杼(杼芯同篦子,芯的上下各镶嵌一块约5厘米宽的木板)、线轴、卷布轴等10多道工序】,此时整个工艺流程才算完成。
(印机子用的缯和杼芯)
(织布用的梭子)
母亲织布,是在磨面(那时候还是驴拉的石磨)、打扫卫生、哄娃睡觉、掂对一日三餐等家务活之后,才可以叼空儿坐在织布机上织一会。偶尔,父亲不去村大队部(现叫村委会)啦,才有空给全家做一顿饭。这时候,母亲就能腾出半天或一天时间来织布。
我们一家人衣服鞋袜就是这样在母亲手上辛辛苦苦织出来的。
“穷家主妇日子苦”。小时候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又多,母亲平时就是清水煮日月,麦子不够吃就换成玉䵚黍(玉米),出门一斤白,回来二斤黄,虽说口腔与舌尖受点屈,但肚子却填饱了;红薯可以做成五六样,蒸的、煮的、炒丝、拌丝、烙饼、炸糕,反正不倒胃就行;干饭不够就用稀的凑,小米汤、玉米汤、南瓜汤、胡萝卜汤管够喝,母亲笑侃:养活你们这些娃,我就是清汤灌猪娃哩。
一年四季,弟弟妹妹拾掇哥哥姐姐的旧衣,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只有到了过年,才能穿上一身全新或翻新过的衣裤。比较陈旧的衣服可以提前翻新,仅穿一冬的只能到年三十晚上换下来拆洗。每年月尽(除夕夜),五个孩子带着过年的喜悦躺下后,母亲便在煤油灯下,把拆下的旧棉絮与新棉掺和,而后一针一线地再缝进新裤新袄里。大年初一早上,我们穿着合身的新衣裳,围着柏树枝火堆转圈烘烤、捂着耳朵燃放鞭炮时,母亲开心地侧靠在被褥卷上打盹了。那是她通宵达旦、熬了一夜才做成的呀!
手工织粗布的过程,当地话叫“织棉子”。
(老式织布机)
织布环节绝对是个技术活。
母亲坐在那架破旧的织布机上,双脚交叉轻踩左右踏板,俩手有序推送机杼穿梭,身姿向前一倾,左手推送机杼,右手便将梭子在经线中穿过;再往后一仰,左手接住梭子,右手随机拉着杼板拍打纬线,此时便响起了一连串地“吱唔,咯啪,吱唔,咯啪”的美妙声音。母亲随着踏板的节奏时而或上或下,时而忽左忽右,舒张有致,节奏明快,翩跹跃动,俨然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
上述言语,虽是夸赞母亲织布技术娴熟,手脚麻利,但却是货真价实的苦累活。母亲每次下了织布机,累得腰都弯不下,脚也走不成路,那真真是受罪啊……
随着两个缯上下驱动的作用,一根一根经纬线循环往复地交错叠加,布匹便在母亲的怀中一寸一寸延长。如果是织花格布,布面上的梭子就要按颜色区分成好几只。母亲要记着这只梭子织几下,那只梭子织几下,否则花纹就乱了。
从小到大,全都是穿着母亲手织的土布,虽然有点儿扎,但从心底里觉得温暖。每天上学,总感到母亲就陪伴在儿子身边。
参加工作时,我才十五岁。母亲为我准备了刚刚新织的粗布被褥和床单。由于是冬天,还给我新纳了粗布棉袄棉裤(即手工缝制的对襟棉袄和大档棉裤),又专门赶制了粗布衬衣与衬裤(过去穷,农村人都是光腿穿棉裤,只有结婚时才可能穿上衬裤)。看着这些只有过年才能够穿上的新衣服,心里荡漾着无比的幸福!
后来,嫂子觉得我要当公家人啦,就亲手裁剪给我赶做了一条洋布西式制服单裤,套在大档棉裤上。
我穿着一身新衣服去公社上班,面对新的环境,我却少了些许喜悦感,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土八路”,不,连“土八路”都算不上,人家“土八路”还是粗布制服军装哩。站在公社干部旁边,尽管我一身新衣,但和那些全身穿着洋布制服,甚至是呢子服或披着军大衣的干部相比,一下子便显出了自己的土包子气。
那时少不更事,还想赶个时髦。一次,一块上班的同事兴奋地对我说,街上卖的确良衬衣,不要布票。我便脑门一热买了一件,十块钱。我俩穿上新买的衬衣,专门到街上兜了一圈。肩碰肩地摇晃着,那个臭美,那份洋洋得意……
脸面是风光啦,可是18元的月工资一多半却花没了,无法给家里交供。这时,母亲不仅没有数落,反而安慰我:好娃哩别作难,怪你嬷没本事(嬷同妈,上世纪50年代老家人都这么叫,之后改叫为妈),只能让你穿土布。人靠衣裳马靠鞍,只要我娃高兴,能走到人前头,老嬷吃苦受罪啥都愿意。
许多年过去啦,母亲这句淳朴而富有励志的话始终不敢遗忘。不管我漂泊何方,干多大的事,心窝里永远都有一束生命的火焰,一帧镶嵌心灵的真佛,那就是一辈子下了锅头上地头,织完布头摸线头的含辛茹苦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星移斗转,岁月轮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米白面没有粗粮更有营养;化纤合成的布料,没有手织的粗布好。粗布穿着舒适、透气、绿色保健。于是,家纺的土布被单、床单、圆口布鞋等又受到了部分中老年人和对农村有特殊感情的一些人的青睐,甚至成为了时尚。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睹物思亲。虽然梦见的是织布机,但实情是想念母亲了。不过,对于那些纺棉花、折棉子、织棉子等故事实在是太熟悉了,都是小时候司空见惯的场景。虽然多少年也没有与它谋过面,但它留在大脑深处的印痕是抹擦不掉的,一想起它,便历历在目。因为,整个织布过程全都浸透着母亲的辛勤劳作和浓浓的母爱!
岁月已逝,亲人远行。如今,我只能从怅惘中追忆一些趣事亲情,想来也是别样的温馨和幸福。
母亲是90岁高龄才去世的,虽然和所有妇女一样,一辈子主要是相夫教子,做家务,整天围着锅台转、鸡娃猪娃人娃转,被称作“屋里人”。但她勤劳朴实,心地善良,和睦友邻;懂纲常,有炽烈,爱憎分明,严己宽人。她把家作为事业,并以博大厚重的母爱温暖着家室,既要伺候老的,又要招呼小的,还要收拾门户,把孩子一个一个养大成人且不落人后,也算功德圆满了。
母亲85岁时,脑子和身子骨都还健朗。我逢年过节回家,由于慢性鼻炎少不了打个喷嚏,但却故意问:是谁想我啦?这时,母亲便笑着说:这憨娃,还不是你老嬷想哩!这两年,我的鼻炎加重了,早上起床总要打好几个喷嚏。喷嚏一打,便想起了老母亲,我觉得就是她在“那边”又牵挂儿子啦。
唉!人生在世,有老母亲牵挂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
而今,我在人间享清闲,她住地府永息庵,阴阳两隔,母子再也无法相见,顿时忍不住地眼眶潮湿,哀伤无语……
怀念母亲也只有寄于追忆逝去的岁月和默默的文字了。
愿指甲草花岁岁常开!
愿母亲悠扬清脆的织布声永远成为儿女的记忆!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董苏敏:男,1956年生人,籍贯山西省万荣县。曾在直辖市某央企任高管,在职时喜欢通讯报道和文学,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多篇。现已退休,偶尔写一点散文与诗歌。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 董苏敏:【换个角度带孙子】(散文)

【三秦文学名家专栏22】刘建勋:【独居巅峰的里程碑  ——读鹏鸣《世界文学简论》】

【三秦文学名家专栏21】杜韦慰:【醉美杨家院子】(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刘生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长青山人  莲  生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