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去的手工“牵机”“纺线”技艺

(0)

相关推荐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远古的呼唤/张广兴

    昨天文友相邀去舞钢市八台镇泥沟陈村品读"农耕文化". 这是一个新修建不到一月的"农耕文化馆",在流经村子中央的泥河岸边,主体馆青砖.茅草房5间,坐北朝南.朝阳的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红梅】妈妈的织布机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21 妈妈的织布机 文/张红梅 前几天姐姐家要拆房,收拾屋子的时候,从一堆旧家具底下清理出了妈妈的织布机.姐就给三哥打电话,问要不要了,这也算父母给你留 ...

  • 李中军 | 娘的编织情结

    娘的编织情结 借礼拜天休班时日,我和妻驱车回乡下看望住在老家的父母,见到娘正从老屋一墙角旮旯里把那台旧的几乎要散架木纺车拿出来侍弄.我纳闷地问娘,还侍弄这个老古董干啥?娘说,我和你爹去年在老堂屋后那片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七)织布机

    (七)织布机 俗话说"男耕女织",织布是旧时妇女的必学必会技艺之一,是普通妇女的生活内容之一.家家户户客堂里放上一辆布机,一有空闲女人就会串梭织起来.旧时的女人辛苦的原因也在于此, ...

  • 那些儿时传来的织布声

    一直以来,都想写写与织布有关的记忆,只是那时候还是太小,根本没来得及仔细观察,织布机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害怕自己写出了不确切的记忆,会贻笑大方. 今天,又是一个阴雨天,这让我关于织布的记忆再次复 ...

  • 通挽百岁老人黄咪利巧织土布裹生涯

    吃水还是家乡水, 穿衣还是土布衣: 吃饭还是家常饭, 相知还是结发妻. 当一缕线从土著织女手中如水流出,当一条深棕色纯棉土布在静美的壮乡灿然晾起,空气中散发着棉花和蓝靛特有的清香,这是乡村美丽的图景. ...

  • 篆刻章法布局有19美,手工篆刻水平技艺提升19招,大开眼界

    徐三庚(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井罍,又号袖海,别号金罍山民.似鱼室主.馀粮生,浙江绍兴上虞西山 人.精于金石文字,善篆隶篆书.苦习<吴纪功碑>,参以金冬心( ...

  • 年的味道渐去,你有什么要说的?+20170203 长难句每日一句

    年的味道渐去,你有什么要说的?+20170203 长难句每日一句

  • 今日秦书day47:渐去渐空的租房

    住了三年之久的租房--天一家园·清溪苑8栋3单元506,即将迎来告别的时候.随着东西的搬离,租房内渐去渐空了. 说实话,这两天一回来,还有一些不适应.我多次说过,我特别容易怀旧.这506室,又会是我在 ...

  • Cancer Cell:胶原蛋白的流失,不但是容颜渐去,还会加快癌症发展

    胶原蛋白是人体中最丰富的蛋白质,1型胶原蛋白是其中最主要的,胶原蛋白由成纤维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腱和皮肤中.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胶原蛋白倾向于在肿瘤中及其周围积累,因此有研究人员推测胶原 ...

  • 三月玉米:临储拍卖渐去轮换粮出库 能否抑制价格上涨之路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

  • 温如华:庚子渐去辛丑降临 忆马连良先生印象纷纷

    温如华艺事感知录(72) 马连良先生 马连良先生诞生于辛丑年(1901)正月初十,至今已是整整两个甲子了,俗称"双甲之年". 马先生是回族人,九岁入富连成科班学戏,从此进入梨园.马 ...

  •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手工陶瓷技艺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 ...

  • 非遗:临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临西手工挂面是河北省临西县尖冢镇地方特产,主要分布在尖冢村.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2009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 非遗:手工木镟技艺

    木镟以镟床为基础,以木材为载体,通过手工技术加工,将木坯镟削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源于明永乐年间,俗称"镟东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几百年来,在其前辈的言传身教中,共传承20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