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0)

相关推荐

  • 孔宪铎:“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看看基因研究怎么说?

    就人性而言,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人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人之坏也是举世无双.我们一面高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面又高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 荀子主张“性恶论”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 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与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不同,他主张性恶论,通过礼乐教 ...

  • “亚圣”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其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子展等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 ...

  • 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

    ​儒家中首先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先天固有的,并用其四端说加以论证,即" ...

  • 人性是善还是恶?——从孟子与荀子的分歧说起

    孟子的主要哲学观点是"性善论",而荀子则相反,他主张"性恶论".那么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讨论这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 ...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对比和思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对比和思考 -1-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论述,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 ...

  • 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理念

    "孟子道性善",以孟子人性思想为性善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性善只是孟子对人性的具体认识,只是他整个人性思想的一个结论.只说到性善,不对孟子提出这一结论的理依据做深入的研寻探讨,就不可 ...

  • 荀子 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 ...

  • 人心和人性有什么区别?揭开人心、人性!

    人心和人性有什么区别?揭开人心、人性!

  •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试着探讨孟子性善论的起源

    孔子将复兴周礼视为自己的使命,但是礼却是形式的外在的东西.所以,孔子主张人先要有真性情然后才能行礼.孔子以仁来概括人的道德品质.所谓仁,是指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它是社会联结的基础. 父子.兄 ...

  • 孟子日课188丨人性是善的,恶的,还是不善不恶的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88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 ...

  • 人性是善还是食色本能?看儒家大师孟子与告子的最强辩论

    孟子主张人高于禽兽,禽兽只有"食色"的本能,而人在"食色"的本能之上,还有更高层次的道德价值和追求,这个道德价值就是来源于四种"善端".表现 ...

  • 荀子“性恶论”视阈下的礼法关系( 散文百家·下旬刊)(李东升)

    2020-11-16 06:57:32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摘 要:荀子基于 "性恶论"以"心有征知"作为"化性起伪"的关键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