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对比和思考
相关推荐
-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你可能理解错了
第六篇<孟子·告子> 说到孟子,我们常常会提到他的"性善论",孟子是儒家思想中性善论的代表,比如那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著名的<三字 ...
-
孟子:关于性善性恶千年的争论孟子早就给出了答案-了悟人性真理
自古以来对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只因每个人见到的角度不同,就像"道"一样,每一件事的道理都可以称为"道",但单独说一件事都不足以阐明&q ...
-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试着探讨孟子性善论的起源
孔子将复兴周礼视为自己的使命,但是礼却是形式的外在的东西.所以,孔子主张人先要有真性情然后才能行礼.孔子以仁来概括人的道德品质.所谓仁,是指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它是社会联结的基础. 父子.兄 ...
-
孟子思想要旨(上)
孟子是儒家代表性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可以说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人物.我在根据思想之重要性和正确性排"中国十大思想家"时,将他列在第二位. 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据<列 ...
-
学习“性善”“性恶”说引发的思考
孙来燕 20210412 关于梁涛教授就孟子的"性善"论同荀子的"性恶"论进行的比较分析,廓清了一些问题,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批评指正. 1 ...
-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文|颜小二述哲文 荀子是儒家比较有代表性且争议比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观点里面,比较经典,也让他受争议较多的在于他对孟子"性善论"相对"直接"的" ...
-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七贤论道
四十三.七子论道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横跨了549年,这段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涌现出了许多大学问家,先秦七子尤为代表,分别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 ...
-
荀子 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 ...
-
《红楼梦》 王夫人和黛玉都是真性情,王夫人是性善,黛玉是性恶
很多读者评价黛玉,总喜欢用"真性情".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保留着真性情,比如王夫人,就是真性情中性善的突出代表,而黛玉的真性情,表现出来的主要是性恶. >真性情指的是人 ...
-
老子为何认为,儒家不能救世?看看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荀子的礼
春秋战国时代,曾有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他们每一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主流学说,也对当时的天下事态进行了自我分析,并且给出了不同方向的治国之道,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说去拯救天下,也都认为自身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根 ...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墨翟.荀子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墨翟.荀子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孔子.孟子.墨翟.荀子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