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下)
相关推荐
-
李升华七律诗 老境
老境 今生已是进余年,须惜金瑜每一天. 奏绩求功凭以后,争分夺秒补从前. 曾羞履历皆如朽,每恨光阴尽似烟. 老境唯图重建树,始能无愧后曾玄. [注释]人到老年,想的最多的,应该是能够给后代留下一点什么 ...
-
宋诗风格的瘦硬和老境美
如果说唐诗以丰神情韵见长,那么成熟的宋诗则以筋骨思理取胜,讲究瘦硬通神和老境美,在这方面黄庭坚及以其为宗主的江西诗派的创作最具代表性.前人论宋诗,每以苏.黄为典范,说苏轼的"东坡体" ...
-
【云帆视点】高朝先: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云帆视点 高朝先 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 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诗的形式是多样的,风格是多采的.正是因为我国传统诗歌的多种形式和丰富多采的艺术风格,一代影响一代,不断推陈出新,才创造出 ...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上)
古典诗学的审美概念"老",自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始加注意并予阐发以来,不断有学者加以补充和深化,主要是在宋代文学的语 ...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中)
二."老"的美学内涵 由唐至清,对老的审美知觉和理论认识是逐步深入的,这一历程同时也是"老"的美学意蕴不断丰富的过程. 以老为生命晚境的原始义涵,使对" ...
-
蒋寅|不说破——“含蓄”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
一."含蓄"概念溯源 古典诗学中的"含蓄",作为自觉的修辞要求起源甚早,但被理论化.形成概念却晚至宋代,而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则更晚至二十世纪初.在 ...
-
蒋寅|阮籍与酒:政治恐怖下的生存策略
阮籍(210-263)是历史上少有的奇人之一,在专门记载中古人物轶事的<世说新语>一书中,阮籍的故事占了最醒目的位置,而且多收录在带有负面色彩的栏目像<简傲>.<任诞&g ...
-
蒋寅|从三首七绝看王士禛诗的神韵之美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阮亭,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生于簪缨世家,叔祖象春与钟惺.钱谦益为同科进士,诗有盛名.士禛幼从长兄士禄学诗,年十五即有<落笺堂初稿 ...
-
美诗美诵|春 梦 作者:蒋小毕 主播:杨晶
春 梦 作者:蒋小毕 主播:杨晶 诱惑十足的春天 是否饮过冬天的乳汁 毫无夸张感染着万物 阳光,清风,烟雨 蓝天白云 蛙鸣,蝶飞,莺歌燕舞 都钟情于这个季节 蠢蠢欲动的世界 摩拳擦掌 肆无忌惮尽情释 ...
-
1962年中印开战,美上将怂恿老蒋趁机进攻,蒋一席话让其坐立难安
1962年中印开战,美上将怂恿老蒋趁机进攻,蒋一席话让其坐立难安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下)
五."老"的发现与表现 杜甫不仅是诗歌美学中"老"境的发现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创造者.他晚年写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持续不断的反省相伴.而对庾信文学老成之美的发 ...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上)
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不只在于道德的纯粹和技巧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风格上通常能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范型.自诗歌的个人化写作开始以来,曹刘.嵇阮.潘陆.陶谢.颜鲍.徐庾乃至沈宋.王孟.李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