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杀白起,事跟芈月有关系极大
相关推荐
-
秦国基业七百年:秦国内乱再起与宣太后摄政
作者:宝真人 绘图:宝真人 上期回顾:秦国先称霸后遇危机,虽重整山河却收效甚微,直到遇到了他 周王室九鼎据说是大禹打造,材料来自九州贡品,象征九州统治权,是国之重器.秦武王于公元前307年攻破韩国宜阳 ...
-
若没有真正读懂白起之死,我们对历史和政治的认知就还需要深入
说起白起,那可是大名鼎鼎,长平一战,他击败40万赵军,为秦国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奠定了秦国超强的地位.如果按照白起的计划实施,赵国很可能于长平之战后被灭亡,秦昭襄王甚至有称帝的希望!不过后续的事情发展出 ...
-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决定暂时议和,谁更有道理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精锐尽出,在赵括的率领下,赵军被秦国名将白起歼灭了45万人,这是赵国参与长平之战的全部兵力了,白起只留下240个年龄很小的赵军士兵,把这些人放回邯郸报信,白起这么做的目的有两点: 1 ...
-
白起:长平之战后拒绝出兵伐赵,理由伤透了秦昭襄王的心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十五岁从军,一生大小数百余战,从未打过败仗,硬是凭战功得到大良造.武安君的尊位. 他用兵从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特别喜欢以运动的方式在野外消灭敌人,尤其是前261年的长平之 ...
-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直攻邯郸,为何秦昭襄王拒绝,若同意能灭赵吗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说它大是因为长平之战投入的兵力是整个战国最多的,秦国和赵国合计投入兵力接近100万,哪果史书说的没错的话,这就是作战部队的人数,还不包括运输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而且 ...
-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什么宁死也不带兵打赵国?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四十几万精锐部队灰飞烟灭,国家已是岌岌可危.白起挟胜利之威,席卷赵国,势如破竹.此时的赵国,生死系于一线之间.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秦昭王居然下令白起 ...
-
长平之战后,范雎为什么要阻止白起灭赵?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控制权而爆发了一场超大规模决战.最终赵国兵败,约45万赵国军民被秦军坑杀,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quo ...
-
湖北发现秦墓,揭开长平之战真相,学者:白起能杀45万俘虏并不难
引言 <涅盘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种瓜得瓜,种李得李.'这句话和人们常说的"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人们在教育后代时,都会让其行善事,得善果. ...
-
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为何名将白起没有趁机攻灭赵国?
秦是战国七雄中最后的赢家 ,长平之战的胜利,为秦的一统打下了基础.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前前后后共损失了约45万精锐,元气大伤,举国上下已无多少兵力可用,为何名将白起没有趁机灭亡赵国? 俗话说得好:&qu ...
-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为何没有统一天下?原来秦国发生内讧
公元前260年,秦国.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结束,秦军主将白起不仅杀死了赵军主将赵括,还下令坑杀了40万赵军.此战是战国后期重要的转折点,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阻止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可是许多人不解,既然 ...
-
赵括真的就只会纸上谈兵吗?长平之战后,白起说出了答案!
说到赵括,都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纸上谈兵,这似乎成了他的代名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指挥的长平之战惨败,40余万赵军被白起坑杀.因此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他的身上,认为他只是一个理论天才,却是一个十足实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