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课】打卡第九天:颜真卿:唐代文化人格的地标
相关推荐
-
大唐最硬的男人,死于784年!
来源:拾文化(ID:shiyafengshe) 千古不朽 盛世大唐,曾经孕育了中华历史中最灿烂的文化.而撑起大唐脊梁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肱股之臣.其中,有一个我们无比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他叫颜真卿,字清 ...
-
德高望重的老太师,却不顾年老多病,颤巍巍地来到叛军中
小珏说历史--<小珏说唐>系列三十四 请勿转载 唐朝建中三年,朝廷接到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消息:身兼淮西.平卢.淄青节度使的李希烈,本来奉命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却反与李纳勾结,自立为建兴王 ...
-
颜真卿明明死于785年,但唐朝却说他必须死于784,有何猫腻
安史之乱 今年夏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咸阳城考古队在对上百座汉唐墓葬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在罗婉顺墓中发现一方墓志,这方墓志的丹书者就是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该墓主人下葬于天宝六年(747年),根据颜 ...
-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听闻侄子家30人为国尽忠,悲痛写下祭侄文稿
755年十一月,正值寒冬时节,纷飞的大雪,为大唐的都城长安披上了一层雪白的外衣,街道上稀疏可见的几个行人,也被凛冽的寒风劝退,他们加快了自己的速度,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中烧上一盆炭火,再温上一壶美酒,与 ...
-
【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朝廷发动战争
【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朝廷发动战争
-
【余秋雨文化课】学习打卡第十五天打卡:颜真卿:唐代文化人格的地标
严家的巨大牺牲 昨天已经预告,今天要讲归结性的人物颜真卿了. 要讲他,还是要回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时,唐玄宗毫无思想准备,朝廷上下毫无思想准备 ...
-
【余秋雨文化课】学习打卡第十一天打卡:把自己留在唐诗的山水之间
对唐诗的误会 今天,还要继续讲我们对唐诗的误会. 上次讲到,唐诗数量极大,但优秀作品的比例极小.它在历史上的好名声,都是那个极小的比例带来的.让所有写于唐代的诗歌都来享用唐诗的好名声,是一大误会. 在 ...
-
【余秋雨文化课】学习打卡第九天打卡:唐朝的集体人格:青春气息的勃发
唐朝的集体人格 唐代的集体人格林林总总,我想选一种最有代表性的来讲一讲.所谓代表性,就是与以前以后的集体人格都不太一样,却又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人的健全. 从我前面的讲述,大家已经明白,唐代的集体人格,在 ...
-
【余秋雨文化课】学习打卡第五天:超越血缘的文化基因
文化争抢大战 昨天讲到,苻坚要用一场长途跋涉的战争去争抢一个文化人,一个佛教哲学家,下的决心很大. 那么,被他抢来的鸠摩罗什该怎么处理呢? 那我就要介绍一下这位鸠摩罗什了.鸠,"斑鸠&quo ...
-
【余秋雨文化课】学习打卡第四天:关于凉州的文化大争抢
昙耀 我在昨天已经透露,北魏王朝在山西大同建造云冈石窟,与他们抢来的一个伟大雕刻家昙曜有关.我用了一个"抢"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究竟是从哪里把昙曜抢来的?而且,又是用什么方法抢的 ...
-
【余秋雨文化课】打卡第十六天: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苍老而又辽阔的战乱诗人
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苍老而又辽阔的战乱诗人 昨天讲了宋代第一位战乱诗人李清照.那么, 第二.第三位是谁呢?是陆游和辛弃疾,都是一心想打仗的堂堂男子汉. 如果说,李清照是战乱时代弱者的美学典型,那么 ...
-
【余秋雨文化课】打卡第十四天:王安石
※※※※※※※※※※※※※※※※※※※※※※※※※※※※※※※※※※※ 王安石 王安石.司马光,确实是高官,而且是高官中的高官,都拜过相,也就是先后担任了朝廷的行政首脑.他们担任宰相,都不是那种&qu ...
-
【余秋雨文化课】打卡第十天:李煜:两种人格对峙的顶级词人
※※※※※※※※※※※※※※※※※※※※※※※※※※※※※※※※※※※ 继续讲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也就是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史. 唐朝之后,有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五代十国&qu ...
-
【余秋雨文化课】打卡第五天:把自己留在唐诗的山水之间
※※※※※※※※※※※※※※※※※※※※※※※※※※※※※※※※※※※ 对唐诗的误会 今天,还要继续讲我们对唐诗的误会. 上次讲到,唐诗数量极大,但优秀作品的比例极小.它在历史上的好名声,都是那个极小 ...